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共和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43000000/202410190000118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0-1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民生信息、重点领域(农牧、财政、民政、卫生、食品、住房、教育、体育文化、乡村、)

共和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9 浏览次数: 【字体:

 

共和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自查自评报告

县政府办:

按照中共海南州委办公室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南〔202320号)文件要求,我县把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补短板、促达标、提进度”为工作目标,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现将工作推进及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推进情况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海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8〕75号)的要求,我县结合实际和发展程度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并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备案,规划2028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教育、人社、发改、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格局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认真梳理和分析了各项指标对全县21所学校办学水平达标情况进行了县级自查,重点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设备、运动场、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间的差距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以“补短板、促达标、提进度”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21年实施各类教育项目23个,投资突破3.1亿元。香卡幼儿园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高级中学一期、县一小教学楼、二民小体育活动室等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利用教育附加费,对全县21所中小学及部分幼儿园校舍进行维修,并解决了各中小学消防遗留问题,更新全县21所中小学护眼灯、智慧黑板、课桌凳、学生用床及路灯,护眼灯、智慧黑板在全州率先做到全覆盖;完成了县民族中学操场西边住宅区25亩征地拆迁工作,从省教育厅争取966万元资金新建了标准化运动场;2022年共有续建项目12个,(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建项目7个)总投资2.2亿元。同时,完成县一民小家属院34户征地拆迁工作,争取了运动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县第三寄宿制小学11户居民纳入了拆迁范围,县中学操场西边近十亩地变更为教育用地划拨给县中学,各学校校园空间得到逐步扩大。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根据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科学制定教师补充计划,2021年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引进江苏省支教名师3名、签约3名紧缺学科免费师范生,返聘“银龄计划”退休老教师9名,接受省内外院校支教生77名,新增政府临聘幼儿教师岗位136名。2022年,通过“智慧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洽谈会、“校园引才”等项目成功签约、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引进硕士研究生15名、签约免费师范生10名,公益性岗位31名。落实资金300万元面向社会招聘紧缺型学科课后服务指导教师62名。外县调入教师11名,江苏省常州市援派“组团式”帮扶3人,接受省内外院校支教生65名,多渠道多领域充实壮大师资队伍,盘活教育教师资源;瞄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将教师培养触角不断延伸,探头持续拉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对口支援地区学校结对共建平台,先后分批组织16名骨干教师赴常州学习。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省州县级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全县共有1818人(次)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国培计划” 6人(次)、省级培训1127人(次)、州级培训35人(次)、县级培训650人(次)。精准数据统计,把握发展短板。按照省的要求,2022年9底,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召开2022—2023学年教育事业报表填报安排部署会,针对评估指标,进一步统一统计口径,通过努力在短期内能达标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即可按达标情况填报。同时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文件精神,逐项对标分析情况,拟定工作措施,完成时限,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工作。

二、       自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中,门槛指标提高,硬性指标过硬,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等硬性指标较多,尤其是生均活动空间规定要求高,县城学校大部分空间受限,成为发展瓶颈。一是在资源配置7项指标中,其中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指标未能达到验收标准其余6项基本达标二是在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中,其中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少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这项指标县城学校不达标其余14项基本达标三是在教育质量9项指标中,其中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科目均达到Ⅲ级以上指标未能达标,其余8项基本达标教育经费仍显不足,部分学校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共和县第一小学、塘格木镇寄宿制小学等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和部分学校生均运动场馆面积达不到省定标准;极个别学校缺乏1-2项功能室,特别是湖东种羊场民族寄宿制小学、廿地乡民族寄宿制小学校舍紧缺,无法开齐开足各功能室五是全县教师总量不足,音体美、科学及初中理化生等专业教师紧缺,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师德师风建设还需加强。六是县域内城乡、校际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特别是我县与西宁、海东以及周边部分兄弟县相比教育质量差距依然存在,对赶超跨越的压力较大。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要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作为。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提前着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年度计划,实现评估标准早达标,评估目标早实现,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争取落实教师人头经费,从教师人头经费中聘用社会高学历优秀人才,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引进专业人才,认真落实教师各项待遇,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三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抓住机遇,争取支持,大力筹措项目资金,加快校舍建设改造步伐改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