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共和>生态共和>详细内容

共和公安“平安原野”行动守护高原生态底色

来源:共和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10-29 10:41:05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共和县的草原上,马鹿踏露而行;戈壁滩上,鹰隼尖啸划破长空;青海湖畔,秃鹫舒展双翼——这些灵动的身影,是高原生态最鲜活的名片。2025年以来,共和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携手群众、自然资源部门及各派出所,用12次温暖的生命救援,让马鹿、鹰隼、秃鹫、大鵟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重获新生,在“平安原野”行动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图片

群众援手:构筑保护“第一防线”

每一次成功救助的背后,都藏着群众伸出的温暖援手。正是这份“及时响应”,为生灵们赢得了生机!


 微信图片_20251021112021_213_68.png
微信图片_20251021112024_214_68.png
微信图片_20251021112137_220_68.png
    微信图片_20251021112125_217_68.jpg


3月初春,铁盖乡的晚风仍带着寒意。一只腿部骨折的灰鹤蜷缩在枯草中,瑟瑟发抖的模样被群众发现后,消息第一时间传到派出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火速赶至交接,小心翼翼投喂水和食物,全程细心照料帮它恢复体力。

盛夏时节,214国道旁的草原上,一只腿部流血的秃鹫垂着翅膀蜷缩在地。昔日搏击长空的“草原清道夫”虽眼神警惕,却难掩虚弱。发现它的河南游客心急如焚,驱车200多公里专程将其送到共和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

深秋的青海湖畔,牧民在草场发现了一只翅膀折断的大鵟。受伤的猛禽因疼痛不断扑腾,羽毛沾满泥土。牧民见状立刻脱下外套轻轻包裹住它,第一时间拨通了青海湖派出所的求助电话。还有村民在山间偶遇落单的马鹿幼崽,担心它遭遇天敌,静静守在原地直至民警赶来……从游客到牧民,从村民到路人,群众的善意与及时行动,构筑起野生动物保护最坚实的“第一防线”。



2841827154cut_img.png
微信图片_20251021112130_219_68.png
777861983cut_img.png


专业联动:为生命开辟“绿色通道”

生命救援,既要速度更要专业。接到求助后,环食药侦大队与派出所民辅警的“教科书式操作”,让每一次救助都充满温度与力量。面对警惕的鹰隼,民警用布巾轻柔蒙住其眼部,避免应激受伤;照料骨折的大鵟时,特意将鲜肉切成小块喂食,方便它吞咽消化。

为让救助更精准高效,大队早已与共和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西宁市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搭建起“绿色通道”:受伤严重的野生动物,第一时间移交繁育中心,由专业人员开展伤口缝合、骨折固定等精准治疗;仅受轻伤的鸟类,待伤势好转、体力恢复后,便选择合适的野外环境放归自然。专业的处置、紧密的联动,为受伤生灵们铺就了重归原野的“生命之路”。


DSC08334.jpg
DSC09797.jpg


DSC09827.jpg
DSC08483.jpg


普法同行:让守护理念深入人心

“秃鹫清理腐食、大鵟捕食啮齿类动物,这些生灵都是草原的‘生态卫士’,它们的存在让生态链更完整!”在每一次救助现场,民警和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都会结合案例,向围观群众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更重点提醒大家:“私自救治可能因方法不当好心办坏事,发现后及时报警才是最佳选择。”

一次次生动的现场普法,让“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慢慢扎根。如今在共和县,“发现受伤动物找警察”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警民同心护生灵”的画面在草原戈壁间频频上演。

当最后一只放生的大鵟在草原上空划出优美弧线,12只生灵的重生故事,正是共和公安“平安原野”行动的生动注脚。从案件打击到生态守护,从群众暖心援手到部门专业联动,共和公安正用点滴行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高原徐徐铺展。

警方提示:若发现受伤、落单的野生动物,请勿擅自触摸、投喂或处置,应及时拨打110或联系自然资源部门,共同守护高原生态,让每只生灵都能在绿水青山间自由栖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