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共和>法治共和>详细内容

共和县创新“法治+N”模式 绘就全民普法新画卷

来源:共和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7-03 09:36:00 浏览次数: 【字体:

自“八五”普法全面启动以来,共和县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推进,持续在全民普法上想新招、亮实招、出硬招,着力构建全民普法“大格局”,奏响全民普法“大合唱”,让法治精神真正印入农牧民群众脑海、融入百姓生活、落于日常实践,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取得“稳、实、细、深、亮、广”六个方面新成效,为推动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服务保障。

一、普法格局构建“稳”。


县委、县政府把“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稳步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高质量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共和县“八五”普法规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全县各级国家机关的普法责任,规范普法责任清单,切实做好普法责任制落实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

二、普法宣传内容“实”。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宪法、民法典以及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活动1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12万余份,受教育人员约10万余人次。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进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800余场,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

三、全民法治教育“细”。

加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度述法工作。全面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学法机制,将法治教育列入党校(行政学院)重点班次和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专题,在县法治建设培训班中增设领导干部法治培训专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推进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对全县各中小学校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开展了法治培训。共和县人民检察院打造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青海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加大“法律进寺院”工作力度,通过持续开展寺院法治宣传月活动、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系列活动,并结合活佛、阿訇讲宪法等宣传活动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创建等活动。加强农牧民法治宣传教育,以宣讲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充分运用组织“双语”法治讲师团“送法下乡”“巡回宣讲”等宣传形式和创建载体,深入各乡镇村(社),集中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培养“法律明白人”及“学法用法示范户”362名,举办多期各类法治培训活动。

四、依法治理推进“深”。

通过将法治宣传融入人民调解、涉法涉诉、法律服务、法治文化打造等环节,实现法治宣传和实践有机结合,普法和基层治理共同推进。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11个乡镇司法所建立了11处公共法律服务站,在各村(社区)设立了117个公共法律服务室。面向全省律师事务所公开招聘5个法律顾问团,参与全县党政机关重要事务的事前论证、事中跟进、事后评估,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决定的科学性、合法性,有效防范党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推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全县99个行政村、18个社区以及四个重点大型寺院配备法律顾问,实现了我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共和模式”。按照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探索推进“一站式”综合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为海南州“四地”建设添砖加瓦。近年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3000余次,调解案件3674起。

五、法治文化建设“亮”。

加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在恰卜恰镇儿童公园建成全州第一家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利用美团打造“移动式”普法宣传阵地,构建“县级法治阵地有特色、街镇法治阵地有亮点、村(社区)法治阵地全覆盖”的法治文化阵地体系。在全县建设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长廊、公共法律服务亭、法治图书角等法治文化阵地,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目前,已建设完成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治名言、典型案例等内容的法治文化公园1处、移动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普法驿站1个、法治宣传栏135个、法治文化长廊38处,寺院法治宣传教育阵地2处、法治图书角130家,实现了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全覆盖,把法治宣传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六、普法维度拓展“广”。

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全过程,推广“互联网+法治宣传”新模式。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开设“美好生活 法治相伴”普法栏目,依托新媒体、“共和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推送普法微视频、法律知识图解等最新普法资讯,从多视角、多领域、深入宣传与基层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时间节点,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传播践行法治正能量,打造普法宣传新高地。线上线下组织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庭审网观看庭审现场,开展“旁听庭审活动”14余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普法依法治理与省委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相融合,聚焦县委“三治四化双提升”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载体阵地创新,让普法工作更加鲜活,让法治信仰根植人心,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和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