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办发〔2017〕117号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评选共和县2017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各机关单位:
为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拟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和表彰一批对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表彰名额
(一)先进集体
共17个,其中:教育工作先进乡镇2个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6个、捐资助学先进集体2个、优秀学校3个、优秀幼儿园4个。
(二)先进个人
共计76名,其中:优秀教育工作者10名、优秀教师24名、优秀乡村教师7名、优秀班主任13名、教学能手12名、教学新秀10名。
二、评选范围及条件
(一)教育工作先进乡镇
1.参选范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
2.评选条件
(1)将辖区教育工作纳入乡镇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2)建立乡镇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乡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乡镇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为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
(3)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4)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和辍学学生报告制,做好动员开展辍学学生复学工作;认真开展扶困助学活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5)加强乡镇学前教育,发挥对村办幼儿园的指导作用。
(6)积极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7)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二)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参选范围
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驻恰部队、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2.评选条件
(1)关心教育事业,支持学校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助学,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2)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安全,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倡导、实施捐资助学以及资助贫困学生,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为学校排忧解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在促进改善学校设施设备和加快学校基本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
(3)在关心教师生活和健康,解决教师住房、医疗、工资待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实优惠政策及解决教师子女就业等方面做出贡献。
(三)捐资助学先进集体
1.参选范围
热心教育事业的全县企业和社会组织。
2.评选条件
(1)积极宣传尊师重教的深远意义,热爱和关心教育事业,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方面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2)在关心教师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就学等方面事迹突出。
(3)积极为发展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尊敬教师、重视教育,在捐资助学、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四)优秀学校、幼儿园
1.参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
2.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2)领导班子思想端正,作风正派,严谨治学,服从安排,认真履职,乐于奉献。
(3)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社团活动。
(4)密切家校联系,探究教育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凸显教学特色。
(5)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未发生师生违法犯罪和败坏师德师风违纪事件;学校声誉、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五)优秀教育工作者
1.参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和教育机构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干部等。
2.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念坚定,品德高尚。
(2)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3)工作作风优良,工作业绩显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善于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勤勉尽责,忠于职守,在学校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成绩。
(5)近五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且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6)从事教育管理工作5年以上,无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六)优秀教师
1.评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岗一线任课教师和教研员。
2.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育,关心教育建设和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在师生和群众中有较好声誉。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刻苦钻研业务,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坚持原则,辛勤奉献;在学校(幼儿园)工作中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明显。
(3)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尽职尽责,能创造性的做好分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
(4) 近5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且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5)“优秀乡村教师”在具备“优秀教师”评选条件1-4的基础上,持有15年以上“乡村教师”荣誉证书。
(七)优秀班主任
1.评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岗班主任教师。
2.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班主任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思想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善于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后进生转化工作,班集体建设方面效果明显。
(2)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了解学生,主动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师生关系融洽,注重言传身教,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学生满意度高,在同行和家长中具有良好口碑。
(3)班级管理成绩突出,所带班集体目标明确,富有特色班级文化,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所带班级五年内至少一次被评为校(园)级以上先进班集体。
(4)有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且近三年连续担任班主任;近五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且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八)教学能手
1.参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岗一线任课教师。
2.评选条件
(1)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受到普遍好评。
(2)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应用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3)认真执行《共和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认真钻研教材,对所任学科的教材体系有较系统的研究,学科教学初具特色。
(4)中学教师近3年承担过1次州级以上教学公开课教学,或在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小学教师近3年承担过1次县级以上教学公开课教学,或在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且为学校公认的优秀教学骨干。
(5)中学教师必须有2次以上毕业班教学工作经历,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州名列前茅;小学教师所任学科成绩在县级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
(九)教学新秀
1.参选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35周岁以下、教龄2年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
2.评选条件
(1)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
(2)自觉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努力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教育核心刊物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或学习教育理论的体会文章,或在学科论文评比中获等级奖。
(3)认真执行《共和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教学实绩好,是学校公认的青年骨干教师;小学教师至少完成一轮低、中或高年级循环;中学教师至少完成一轮教学循环,毕业班教学实绩优良;能掌握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参加工作以来,承担过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教学任务两次以上或在校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
(4)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能积极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有2年以上班主任或少先队、团委等德育工作经历,积累了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有指导学校兴趣小组(田径队、科技活动小组等)和舍务管理等工作经历,并有一定实绩。
三、评选的原则和工作要求
(一)评选的原则
1.推荐评选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坚定、贡献突出、群众拥护、优中选优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推荐评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分级负责、逐级评审申报的方式进行。
(二)工作要求
1.加强评选的组织领导。县委、政府成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选表彰的组织协调和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各乡镇、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成立相应评选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评选推荐工作顺利开展。
2.严格评选程序。各参选单位要积极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评选条件、办法和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把好选拔推荐关。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自下而上,层层选拔,逐级审核,接受师生监督,做到社会认可。拟推荐人选上报前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三)材料报送
为保证评选表彰工作顺利开展,请各单位务必于7月20日前将下列材料(含电子版)报县教育局办公室。
1.加盖公章的推荐报告1份。推荐报告包括评选领导小组组成情况、评选工作程序、评选结果及公示情况等。
2.推荐审批表(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的事迹单行材料(1500字以内)、事迹材料摘要(500字以内)各一式4份。事迹材料要求内容真实准确、生动翔实。
联系电话:0974—8512359
联 系 人:万玛多杰
监督举报电话:0974—8512185
附:1.共和县2017年度评选先进集体额分配表;
2.共和县2017年度评选优秀教师名额分配表;
3.共和县优秀教师、共和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审批表;
4.共和县乡村优秀教师推荐审批表;
5.共和县教学能手、共和县教学新秀推荐审批表;
6.共和县教育工作先进乡镇、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捐资助学”先进集体、优秀学校和幼儿园推荐审批表;
7.推荐人选基本情况登记表。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12日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2017年7月12日印发 |
附件1:
共和县2017年度评选先进集体额分配表
奖项名称
|
名额 |
备注 |
教育工作先进乡镇 |
2 |
|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6 |
|
捐资助学先进集体 |
2 |
|
优秀学校 |
3 |
|
优秀幼儿园 |
4 |
|
合 计 |
17 |
|
附件2:
共和县2017年度评选优秀教师名额分配表
单位名称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优秀教师 |
优秀乡村教师 |
优秀幼儿教师 |
优秀班主任 |
教学能手 |
教学 新秀 |
合计 |
共和县第一小学 |
1 |
1 |
|
|
|
2 |
1 |
5 |
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
|
2 |
|
|
1 |
1 |
|
4 |
共和县第三小学 |
|
1 |
|
|
|
1 |
|
2 |
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 |
1 |
2 |
|
|
|
2 |
|
5 |
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 |
1 |
1 |
|
|
1 |
|
|
3 |
共和县民族中学 |
|
2 |
|
|
1 |
2 |
2 |
7 |
共和县中学 |
1 |
2 |
|
|
|
2 |
2 |
7 |
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
|
1 |
1 |
|
|
1 |
2 |
5 |
铁盖乡寄宿制小学 |
|
1 |
|
1 |
1 |
|
|
2 |
龙羊峡镇寄宿制小学 |
|
1 |
|
|
1 |
|
|
2 |
廿地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
|
1 |
|
|
1 |
|
|
2 |
塘格木镇寄宿制小学 |
|
1 |
1 |
1 |
1 |
|
|
3 |
英德尔民族寄宿制小学 |
|
1 |
|
|
1 |
|
|
2 |
切吉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
|
|
1 |
1 |
1 |
1 |
|
3 |
石乃亥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
|
|
1 |
1 |
1 |
|
1 |
3 |
黑马河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
|
|
1 |
|
1 |
|
1 |
3 |
江西沟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
|
|
1 |
|
1 |
|
|
2 |
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 |
1 |
|
1 |
|
1 |
|
|
3 |
沙珠玉乡寄宿制小学 |
1 |
1 |
|
|
|
|
1 |
3 |
县幼儿园 |
|
|
|
1 |
|
|
|
1 |
县教研室 |
1 |
1 |
|
|
|
|
|
2 |
县电教中心 |
1 |
|
|
|
|
|
|
1 |
县教育局 |
1 |
|
|
|
|
|
|
1 |
蓝天幼儿园 |
1 |
|
|
|
|
|
|
1 |
合计 |
10 |
19 |
7 |
5 |
13 |
12 |
10 |
76 |
附件3
共 和 县 优 秀 教 师
共和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推 荐 审 批 表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推 荐 单 位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照片)
|
|||
出生年月 |
|
政治面貌 |
|
年龄 |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现任行 政职务 |
|
||||||
学历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
||||||
所在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电话 |
|
||||||||
个 人 简 历 |
|
||||||||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
|
||||||||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
起止 时间 |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
周课时数 |
||||||
|
|
|
|||||||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
|
所在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教育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政府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委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4
共和县优秀乡村教师
推 荐 审 批 表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推 荐 单 位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照片)
|
|||
出生年月 |
|
政治面貌 |
|
年龄 |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现任行 政职务 |
|
||||||
学历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
||||||
所在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电话 |
|
||||||||
个 人 简 历 |
|
||||||||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
|
||||||||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
起止 时间 |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
周课时数 |
||||||
|
|
|
|||||||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
|
所在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教育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政府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委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5
共 和 县 教 学 能 手
共 和 县 教 学 新 秀
推 荐 审 批 表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推 荐 单 位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照片)
|
|||
出生年月 |
|
政治面貌 |
|
年龄 |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现任行 政职务 |
|
||||||
学历 |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
||||||
所在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电话 |
|
||||||||
个 人 简 历 |
|
||||||||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
|
||||||||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
起止 时间 |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
周课时数 |
||||||
|
|
|
|||||||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
|
所在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教育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政府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委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6
共和县教育工作先进乡镇、“尊师重教”先进集体、
“捐资助学”先进集体、优秀学校和
幼儿园推荐审批表
单位名称 |
|
法人代表 |
|
详细地址 |
|
联系电话 |
|
主要事迹(可附页) |
(公章) 年 月 日 |
||
县教育局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县委县政府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7 |
|
|
|
|
|
|
|
|
|
|
|
|
||||||||
推荐人选基本情况登记表 |
||||||||||||||||||||
|
|
|
|
|
|
|
|
|
|
|
|
|
|
|||||||
(盖章):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年龄 |
政治面貌 |
参加工作时间 |
任教 学科 |
最高学历 |
毕业院校及专业 |
职称 |
职务 |
申报荣誉称号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2017年7月12日印发
奖项名称
名额
备注
教育工作先进乡镇
2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6
捐资助学先进集体
2
优秀学校
3
优秀幼儿园
4
合 计
17
单位名称
先进教育工作者
优秀教师
优秀乡村教师
优秀幼儿教师
优秀班主任
教学能手
教学
新秀
合计
共和县第一小学
1
1
2
1
5
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2
1
1
4
共和县第三小学
1
1
2
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
1
2
2
5
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1
3
共和县民族中学
2
1
2
2
7
共和县中学
1
2
2
2
7
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1
1
1
2
5
铁盖乡寄宿制小学
1
1
1
2
龙羊峡镇寄宿制小学
1
1
2
廿地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2
塘格木镇寄宿制小学
1
1
1
1
3
英德尔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2
切吉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1
1
3
石乃亥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1
1
3
黑马河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1
3
江西沟乡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2
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
1
1
1
3
沙珠玉乡寄宿制小学
1
1
1
3
县幼儿园
1
1
县教研室
1
1
2
县电教中心
1
1
县教育局
1
1
蓝天幼儿园
1
1
合计
10
19
7
5
13
12
10
76
姓名
性别
民族
(照片)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年龄
专业技 术职务
现任行 政职务
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个
人
简
历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起止 时间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周课时数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政府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委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民族
(照片)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年龄
专业技 术职务
现任行 政职务
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个
人
简
历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起止 时间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周课时数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政府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委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民族
(照片)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年龄
专业技 术职务
现任行 政职务
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个
人
简
历
曾获主要荣誉称号和奖励
2014年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起止 时间
讲授课程名称及
其他教学任务
周课时数
先
进
事
迹
︵
500
字
事
迹
材
料
摘
要 ︶
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政府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委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主要事迹(可附页)
(公章) 年 月 日
县教育局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县委县政府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7
推荐人选基本情况登记表
(盖章):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政治面貌
参加工作时间
任教 学科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职称
职务
申报荣誉称号
备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