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
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名称: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主管单位: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实施单位: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设期限:2019年4月-2019年12月
编制时间:2019年4月
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二)监管单位: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三)实施单位: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四)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张文良
(五)建设地点:塘格木镇智德村三社
(六)实施期限:2019年4月-2019年12月
(七)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在塘格木镇智德村种植青稞6000亩,其中购置青稞良种120000斤、尿素1200袋、磷酸二铵3000袋、爱秀(农药)1782瓶。
(八)项目投资: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0万元。
二、项目基本情况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该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0月23日,位于塘格木镇智德村三社,场地占地面积15亩,种植面积6000亩,截止2018年,参与人员达633人。合作社拥有资产:1604大型拖拉机2台、24行谷播机1台、大型犁2台、镇压机1台、圆盘耙1个、打药机2个、疏松机1台、精选机1台。2018年种植青稞3000亩,每亩产量580斤,总产174万斤,经济收入234.9万元。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内容:
在塘格木镇智德村建立青稞种子基地6000亩,其中购置青稞良种120000斤、尿素12000斤(1200袋)、磷酸二铵30000斤(3000袋)、爱秀(农药)1782瓶。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0万元,不足部分合作社自行解决。
(二)项目建设方案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单价 (元) |
总投资 (万元) |
资金来源 |
|
财政投资 |
自筹 |
|||||
青稞种子 |
120000 |
公斤 |
4.6 |
27.6 |
27.6 |
|
磷酸二铵 |
3000 |
袋 |
168 |
50.4 |
50.4 |
|
尿素 |
1200 |
袋 |
104 |
12.48 |
12.48 |
|
5%爱秀 |
1782 |
瓶 |
53.4 |
9.52 |
9.52 |
|
合 计 |
|
|
|
100 |
100 |
|
四、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0万元。
五、建设进度安排
2019年4月—2019年12月
项目实施进度表
项目名称 |
2019 |
||||
4 |
5-8 |
9-10 |
11 |
12 |
|
方案编报审批 |
★ |
|
|
|
|
购置及其它项目 |
|
★ |
★ |
★ |
|
种植及管理 |
|
★ |
★ |
★ |
|
自验 |
|
|
|
|
★ |
六、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组织管理
为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保证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保证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由县农牧和科技局监督检查,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实施项目,负责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设备及生产物资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建设,实行先建后补制。项目建设前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与建设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农牧和科技局组织有关单位专家进行验收,项目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建设单位运用管理。
(二)项目资金管理
根据《农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制度和本项目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实行报账制。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与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同时积极做好县级支农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
(三)项目监管措施
项目建设要明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生产效益、建设方案。运行管理上,实行建设单位自行建设,由实施单位具体抓落实,保证项目质量,采取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的管理机制。力争通过项目实施,规范化建设,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全面推进和提升我县农牧业综合发展能力。县农牧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建设项目进行监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对在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反馈信息,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和财务监管措施,确保工作进度,确保资金安全,确保项目质量。
(四)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
采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机制,严格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坚持“质量第一”宗旨,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提升特色种植辐射带动作用。
七、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生产设备得到改善,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使合作社成为农村牧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实施后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为带动部分贫困人口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同时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牧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使农牧民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青稞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种植技术专业、科学,形成绿色种植、循环利用的种植理念,对于我县打造特色种植基地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实施后,使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高,能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农产品生产销售。
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基本情况一览表
一 |
项目名称 |
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
二 |
项目主管单位 |
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
三 |
项目实施单位 |
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四 |
项目建设单位 |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 |
五 |
建设性质 |
新建 |
六 |
建设期限 |
2019年4月-2019年12月 |
七 |
建设地点 |
塘格木镇智德村三社 |
八 |
项目投资 |
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0万元。 |
九 |
主要建设内容 及规模 |
在塘格木镇智德村建立青稞种子基地6000亩,其中购置青稞良种120000斤、尿素12000斤(1200袋)、磷酸二铵30000斤(3000袋)、爱秀(农药)1782瓶。 |
十 |
效益预期 |
(一)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使家合作社成为农村牧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实施后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为带动部分贫困人口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牧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使农牧民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青稞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种植技术专业、科学,形成绿色种植、循环利用的种植理念,对于我县打造种植基地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实施后,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高,能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农产品生产销售。
|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
(元)
总投资
(万元)
资金来源
财政投资
自筹
青稞种子
120000
公斤
4.6
27.6
27.6
磷酸二铵
3000
袋
168
50.4
50.4
尿素
1200
袋
104
12.48
12.48
5%爱秀
1782
瓶
53.4
9.52
9.52
合 计
100
100
项目名称
2019
4
5-8
9-10
11
12
方案编报审批
★
购置及其它项目
★
★
★
种植及管理
★
★
★
自验
★
一
项目名称
共和县2019年县级支农资金建设项目
二
项目主管单位
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三
项目实施单位
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四
项目建设单位
共和农友青稞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
建设性质
新建
六
建设期限
2019年4月-2019年12月
七
建设地点
塘格木镇智德村三社
八
项目投资
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0万元。
九
主要建设内容
及规模
在塘格木镇智德村建立青稞种子基地6000亩,其中购置青稞良种120000斤、尿素12000斤(1200袋)、磷酸二铵30000斤(3000袋)、爱秀(农药)1782瓶。
十
效益预期
(一)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使家合作社成为农村牧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实施后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为带动部分贫困人口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牧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使农牧民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青稞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种植技术专业、科学,形成绿色种植、循环利用的种植理念,对于我县打造种植基地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实施后,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高,能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农产品生产销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