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这十年】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生幸福“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共和县坚持把解决群众信访突出问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等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全县工作大局,聚焦民生福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进一步彰显发展温度、提升幸福质感,为民生幸福“跑出加速度”。
站稳群众立场,在“急难愁盼”上下功夫。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相关规定,构建县级信访平台,打通群众信访渠道。及时制定印发《关于全县开展领导干部约访接访的通知》,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对接访领导干部接访时间、地点等情况进行公示,方便信访群众了解参与。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做到群众乐于接受,问题易于解决,同时,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县级领导干部以定期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定点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开展工作,通过“一站式”联合接访,扎实做到有访必接、随来随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带班和备勤制度,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制度,有效实现突发事件快捷高效应对处置,保障安保维稳工作不留死角、不漏一处。截至目前,各县级领导干部共开展约访接访工作29次14件,已化解10件,4件正在推进中。
把脉群众需求,在“精准聚焦”上下功夫。为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百姓大舞台”等活动,组织进行爱心义诊等丰富多彩的惠民服务,汇聚互帮互助的强大力量,进一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文明实践的“丰厚硕果”惠及千家万户。以百姓宜居为目标,结合清洁海南行动,高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擦亮“共舞和谐”金名片,聚焦全面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细化完善乡村振兴支持措施,加大普惠金融支农惠农力度,切实提高帮扶水平和实战能力。立足群众所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关爱行动,全面落实省州“暖企稳商纾困”政策,扎实推进助企纾困行动,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倾听群众呼声,在“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村(社区)服务群众的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全力推进乡镇党政一体化建设,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近距离”的优质高效服务。各乡镇有效利用智能化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引擎,创新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加快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等技术与“雪亮工程”“数字乡村”的深度融合,全面采集农牧民家庭基本信息,建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大病残疾等特殊群体数据库,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和分析研判,实现社会治理目标清楚,并及时预测矛盾风险隐患,推动治理精细化。将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技术支撑,创新开展“互联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及时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群众需求,实现群众“点单”,站所“下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