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用好护水用水“五项举措”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4-26 00:00:0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共和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海南州时提出的“切实加强水资源监管,全力确保水生态绝对安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底线思维,完善机制、监管、节流、保护、增效等系列举措,加快推进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坚决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建机制,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严格落实“双总河湖长”“三级河湖长”组织领导架构工作机制,构建起各级党政领导主导,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检察等多部门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及时发布县级总河长令,推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设立河长制公示牌216块,落实巡河员126人、保洁员218人。制定完善《共和县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和县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河湖长联席会议、工作考核、日常巡查、暗查暗访等制度体系,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力确保水生态绝对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强监管,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水利部关于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意见》等,加快补齐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用水总量、单位GDP耗水量、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均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黄河干流、青海湖等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水平。有序推进全县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提标扩建恰卜恰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环湖四镇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恰卜恰城镇污水管网,进一步提升城市纳污处理能力。强化取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全面完成用水企业计量设施安装,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管理,2022年累计征收5.06万元。
抓节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积极践行国家节水行动,严格贯彻省州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创新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4个中型灌区实施农业水价精准补贴148万元,助推农业灌溉节约用水。坚持节水优先方针,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编制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示范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全县通过省部级验收并命名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关单位20家、企业2家,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政府机关2家、医院2家、学校3所。积极开展节水评价和登记工作,健全节水工作督查制度,加强重点用水户节水设施运行督促检查,建立用水台账,安装水量计量设备,着力提升中水利用效率。
重保护,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始终把保护水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编制完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对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全面详细梳理,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涉河审批管理等刚性约束,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坚决摸清全县地下水底数,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完成恰卜恰地区、环湖地区、塔拉滩地区地下水限采区划定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切吉滩水源地进行围栏防护,农牧区饮水安全水源地设置安全保护警示牌,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
增实效,确保水资源综合治理。坚决杜绝不合理用水行为,深度开展节水控水,降低水资源开发强度,规范用水审批和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取水用水、超计划取用水等行为,维护全县水资源管理秩序。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排查登记全县取水口195个,全县企事业单位独立用水户全部安装计量设施,中小型灌区计量设施安装完成率达70%以上,推进取水口精准管理。规范全县境内取用地下水和机井建设,补充完善已建机井资料,逐步取消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源,2022年累计排查企业51家(取得取水许可证企业17家),地下取水工程156项,责令整改17家,关闭机井4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