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医共体 优质服务惠民生——共和县构建优质高效县域医疗服务新体系
今年以来,共和县以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高效管理模式,着力破解县域医疗资源分散、县乡协同不足、基础建设滞后、服务能力薄弱等难题,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强化顶层设计,“管理散”局面有效扭转。组织架构全面优化,组建以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的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完善医共体“一办六部”组织架构,统筹推进医共体人事、财务、业务等“八统一”管理,不断夯实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根基。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在全州范围内率先成立县域医共体党委,建立完善医共体党委议事规则,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创新“党员先锋队+专家团队”双驱动模式,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组团式”帮扶质效双优,充分发挥医疗“组团式”帮扶优势,通过推进重点专科建设、规范诊疗流程、拓展诊疗方法,先后填补25项医疗技术空白,实现县域医疗多个“首例”,医共体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夯实保障支撑,“基础弱”难题实现突破。财政投入精准发力,持续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金2372.9万元用于保障同工同酬、乡村医生待遇、车辆运行等,切实为医疗机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基础建设提档升级,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253万元实施县中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项目,投入2320万元实施恰卜恰分院、东巴分院及黑马河分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投入2.7亿元实施县中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县乡医疗机构诊疗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数字赋能优质高效,投入1500万元实施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完成远程诊疗3650人次,基层首诊能力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乡镇检查、县级诊断、信息互通”的诊疗格局,“大病不出县、小病在基层”的目标逐步实现。
聚焦能力提升,“服务差”情况持续改善。人员培育成效显著,通过“科包院”的方式,总院中级以上62名骨干医师下沉基层卫生院指导特色科室建设,选派170名基层医务人员在总院进修,组织265名村医开展轮训,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建成县中医院四个“五大中心”并投入使用;持续开展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达标12家,达标率92.3%;持续筑牢中藏医发展根基,县乡公立医院实现中藏医馆全覆盖,建成旗舰藏医馆3所、藏医阁56所。惠民政策精准落实,持续开展个性化签约工作,重点人群签约履约率达100%;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监测人群慢病医防融合健康管理,落实脱贫人口就医“六减免”政策2354人(次)8.9万余元。上半年,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96203人次,基层诊疗人次占比63.47%;中藏医药就诊患者33127人次,占总诊疗量的34.4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