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专题专栏>生态环保>详细内容

共和县统筹打好“五项”组合拳绘就黄河生态保护新画卷

2024-08-30 15:40:58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点击:[] 字体:

近年来,共和县坚持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统筹打好系统施策、监督检查、综合治理、宣传引导组合拳,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施策,夯实黄河保护工作基础。坚持将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强化河湖水域岸线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编制实行《共和县中小河流治理一河一案》《共和县水网规划》,完成117条河流、4个湖泊和104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促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成果与“三区三线”划定有机融合。重点加强山洪沟道及农村河道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治理,投资3642万元实施下梅沟西台沟沟道治理工程、塘格木镇东格村切吉乡哇合村等5个山洪沟道治理项目,不断完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坚持上游下游统筹、岸上岸下齐抓、治标治本并举,实施恰卜恰河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全面治理修复恰卜恰河“三段六脉”,确保黄河源头活水纯净丰沛。

健全责任机制,切实履行工作法定职责。建立完善河湖长动态调整机制和责任递补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巡、盯、管、督”职责,配备巡河员126人、保洁员218人,累计巡河4000余次,更新完成全县216块河湖长公示牌,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建立健全“1+N”组织领导体系,严格执行黄河禁渔期禁渔区及特许池沼公鱼捕捞期规定,强化禁渔期渔业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公安、司法、检察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综合行政执法和公检法执法为一体化的联防联控联治格局。落实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主体责任,下发整改意见46份,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76.99万元。

强化监督检查,规范合理利用河湖资源。结合“渔政亮剑”专项执法行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州县农牧、森林公安等通过线索摸排、湖面巡查、水面清网、突击检查等方式,开展黄河流域“禁渔期”执法检查,立案查处行政案件4起,收缴罚没款6.6万元,查处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1起。结合遥感监管技术重点监督砂石采挖、矿产露天开采等生产建设项目,核查疑似违法违规图斑14个,认定违规项目5个。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常态化督查全县工业企业、服务业等行业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征收水资源费7.68万元。投资126万元实施共和县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安装取水工程在线计量设施29处,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均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因地制宜分四期实施龙羊峡水库周边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项目,龙羊峡出口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以上、湖心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

深化综合治理,守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投资725万元实施沙珠玉浪什干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有效拦蓄泥沙5.05万吨,拦蓄径流总量24.98万立方米,切实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泥沙入河量。有序推进龙羊峡库区周边马汉台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完成龙羊峡镇黄河村等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全面开展黄河流域共和段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整改完成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2条,整改销号率达100%,完成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体检”问题整改销号76条工作,整改销号率达97%。落实《海南州重点流域入河(湖)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要求,排查整治各类入河(湖)排污口38处。深化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水库垃圾围坝、河湖固体废弃物等60项,清理水库漂浮物100余次,清理河道200公里,清理垃圾7000余立方米。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合力共治氛围。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青海段禁捕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宣传宣讲8次,发放宣传单(册)2000余份,签订《渔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关于黄河流域青海龙羊峡(共和)段禁捕与特许捕捞期告知书》800余份,切实营造全社会保护渔业资源、保护黄河水域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宣传进企业工作,组织河长办、水土保持站成立普法宣传小组,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解答释疑和宣传教育25次,引导企业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各项措施,严防人为水土流失,切实拧紧企业水土保持责任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