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7-2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 |
索引号: |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7-2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
所属主题: | 政策 |
共政办〔2023〕126号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共和县2023年法治政府 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共和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工作要点及任务台账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7月25日
共和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持续加快全面依法治县进程的关键之年。全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在省州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聚力推动《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海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落地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1.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全面依法治县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干部认真学习。党校(行政学校)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课程。各乡镇各部门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2.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基层延伸。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研究确定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优化司法所职能定位,探索承接乡镇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等工作,保障县、乡镇两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协同推进。
二、坚持深化改革,稳步推动行政机关履行好法定职责
3.推动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做好与省级层面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备案管理事项清单和证明事项清单衔接工作。
4.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度,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结合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
三、推进良法善治,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工作
5.增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管工作。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切实提升行政决策和监管能力。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依据上位法变化和改革要求适时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持续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工作力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配合做好规范性文件数据清理工作。
四、规范决策程序,持续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能力水平
6.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程序,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机关作出重大决策前,应当经过法制工作机构或法律顾问机构的合法性审查。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决策全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
7.开展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对重大行政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听取和反映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建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自然资源、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生福祉等事项的决策,依据有关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全面加强政府机关法律顾问工作,严格落实《海南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支持法律顾问依法全面参与政府法律事务。
五、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职权法定、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因地制宜明确行政执法具体职责。扎实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推进“局队合一”体制,梳理赋权清单,进一步完善与执法部门、乡镇的协调机制。
9.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整治执法顽瘴痼疾,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有力有效解决。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
10.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促进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效对接。
六、统筹发展安全,依法妥善预防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11.依法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依法分级分类施策,进一步推进依法预防、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工作规范化。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12.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应急抢险队伍专业能力。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平稳有序实施新冠肺炎“乙类乙管”,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七、完善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13.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巩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效,健全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关规定,切实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积极探索行政案件“一案三备案”制度。
14.完善行政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解中心建设,强化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等有效衔接。
八、强化监督制约,保障行政权力依法规范透明运行
15.行政机关接受各类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对新闻媒体曝光的行政问题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并予以答复。完善政府与法院、政府与检察院联动工作机制,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的落实与反馈工作。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监督作用。
16.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监督。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式管理。完善行政机关处理投诉举报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选聘工作,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合力。
17.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编制和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对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依法及时答复。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做好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
九、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
18.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拓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广度。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19.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方式。积极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大信息技术在行政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推动跨系统、跨部门、跨网络平台的互信互验。
十、把握重要抓手,健全法治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20.切实抓好法治督察工作。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规定》,年内对各乡镇、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全覆盖,强化督察、考核结果运用。认真开展年度考核、督察问题整改,规范报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州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21.着力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加强法治机关建设,健全学法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动“普遍多数”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法治教育纳入工作人员任职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的必训内容,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的能力。
22.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考核验收工作,强化普法责任制。支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公民提升法治素养,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附:共和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台账
附件:
共和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台账
序号 |
工作任务 |
检验标准 |
责任单位(除分别负责外,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 |
可检验成果 |
备注 |
一 |
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
||||
1 |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全面依法治县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校(行政学校)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课程。各乡镇各部门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2 |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基层延伸 |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研究确定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优化司法所职能定位,探索承接乡镇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等工作,保障县、乡镇两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协同推进。 |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县司法局 |
|
|
二 |
坚持深化改革,稳步推动行政机关履行好法定职责 |
||||
3 |
推动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
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做好与省级层面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备案管理事项清单和证明事项清单衔接工作。 |
县委编办、县政府审改办, 县政府各部门 |
|
|
4 |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
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度,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结合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 |
县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县发改局, 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
|
|
三 |
推进良法善治,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工作 |
||||
5 |
增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管工作 |
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切实提升行政决策和监管能力。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依据上位法变化和改革要求适时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持续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工作力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
县司法局,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四 |
规范决策程序,持续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能力水平 |
||||
6 |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
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程序,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机关作出重大决策前,应当经过法制工作机构或法律顾问机构的合法性审查。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决策全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 |
县政府办公室、县司法局,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7 |
开展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 |
对重大行政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听取和反映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建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自然资源、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生福祉等事项的决策,依据有关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全面加强政府机关法律顾问工作,严格落实《海南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支持法律顾问依法全面参与政府法律事务。 |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五 |
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
||||
8 |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按照职权法定、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因地制宜明确行政执法具体职责。扎实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推进“局队合一”体制,梳理赋权清单,进一步完善与执法部门、乡镇的协调机制。 |
县委编办、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 |
|
|
9 |
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
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整治执法顽瘴痼疾,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有力有效解决。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 |
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发改局, 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0 |
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促进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效对接。 |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 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 |
|
|
六 |
统筹发展安全,依法妥善预防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
||||
11 |
依法完善工作制度机制 |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依法分级分类施策,进一步推进依法预防、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工作规范化。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
县应急管理局,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2 |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 |
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应急抢险队伍专业能力。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平稳有序实施新冠肺炎“乙类乙管”,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
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七 |
完善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
||||
13 |
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
巩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效,健全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关规定,切实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积极探索行政案件“一案三备案”制度。 |
县司法局,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4 |
完善行政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 |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解中心建设,强化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等有效衔接。 |
县信访局、县司法局,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八 |
强化监督制约,保障行政权力依法规范透明运行 |
||||
15 |
行政机关接受各类监督 |
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对新闻媒体曝光的行政问题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并予以答复。完善政府与法院、政府与检察院联动工作机制,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的落实与反馈工作。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监督作用。 |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6 |
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监督 |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式管理。完善行政机关处理投诉举报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选聘工作,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合力。 |
县司法局,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7 |
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 |
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编制和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对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依法及时答复。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做好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 |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九 |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 |
||||
18 |
加快推行政府信息平台建设 |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拓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广度。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
县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19 |
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方式 |
积极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大信息技术在行政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推动跨系统、跨部门、跨网络平台的互信互验。 |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十 |
把握重要抓手,健全法治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
||||
20 |
切实抓好法治督察工作 |
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规定》,年内对各乡镇、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全覆盖,强化督察、考核结果运用。认真开展年度考核、督察问题整改,规范报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州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
县司法局、县政府办公室, 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21 |
着力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
加强法治机关建设,健全政府会议学法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动“普遍多数”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法治教育纳入工作人员任职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的必训内容,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的能力。 |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
22 |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 |
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考核验收工作,强化普法责任制。支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公民提升法治素养,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
县司法局,县政府各部门, 各乡镇人民政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