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43000000/202403120000019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共办发〔2024〕15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 |
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43000000/202403120000019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共办发〔2024〕15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 |
共办发 〔2024〕15号 关于印发《共和县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共办发〔2024〕15号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共和县粮食节约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各机关单位:
现将《共和县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12日
共和县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决策部署,根据州委州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南办发〔2023〕32号)要求,为促进共和县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原则,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及餐饮消费等关键环节节约减损,坚决抗稳粮食安全重任,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人心,有效遏制食品浪费问题,在全县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1.推进农业节约用种。加大对粮食种植、繁种基地、制种大县(青稞)的建设力度,在粮食作物主产区推广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加大新型精良播种机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产量提升显著。做好省级粮食作物新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工作,为新品种选育、粮食作物优质、抗逆、节种宜机等品种和配套提供科学依据。(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牧和科技局)
2.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推广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着力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提高蚕豆、油菜、青稞等作物机械化收获等关键作业机具保有量。着力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指导蚕豆、青稞、油菜等作物机收减损技术指导,引导农户适时择机收获,并将农机手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牧和科技局)
(二)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
3.提升科学储粮水平。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农户配置适用、经济、安全、可靠的科学储粮装具,积极宣传储粮装具使用技术和常规粮食保管知识,降低农户储粮损耗。(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4.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鼓励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因地制宜升级修缮老旧仓房,推动仓储设施功能提升。对现有粮仓进行适度升级改造,鼓励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提高粮仓气密性、隔热性,提高储粮效能,推动粮仓设施分类分级和规范管理,提高用仓质量和效能。(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
5.提升产后服务水平。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烘干技术指导。降低因烘干能力不足导致的粮食产后损失,加大粮食烘干设备支持力度,提升烘干能力,通过青稞产业扶持项目,配备存储库房、室外硬化道路、青稞烘干设备、室外晾晒场地等。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种植大户等为农户提供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三)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
6.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多式联运,促进粮食多样化运输,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耗,建立健全粮食运输应急保障制度。(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交通运输局)
7.健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拓展延伸,促进提档升级,强化内外衔接,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提升粮食运输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与商务、供销、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降低物流环节损耗。(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8.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鼓励支持建设粮食运输物流模式,严格执行散粮运输、粮食包装和仓储信息化相关标准,加快构建设施设备现代化、绿色储粮生态化、物流网络智慧化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通过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减少粮食运输损耗。(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
(四)加强粮食加工环节节约减损
9.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严格落实小麦、青稞等口粮、食用油适度加工标准,推广高效低耗新技术,提高粮油出品率,合理确定加工精度等指标,引导消费者逐步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依托创新新型粮油加工企业,建立加工技术推广和主食产业化应用创新平台,开发系列产品,提升加工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强化合作共享。(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0.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合作社)应用绿色高效加工技术,坚持质量和营养标准,综合利用、麸皮、胚芽、油料粕等加工副产物,生产食用产品、功能物质及工业制品。鼓励开发全杂粮加工、杂粮糠粉、油料蛋白提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升杂粮和油料经济价值。(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五)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11.规范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严格落实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组织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光盘行动”,制定完善节约供餐服务制度规范,改进宴席和菜单设计,合理调整菜品份量,提供按位供餐、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服务,鼓励餐饮经营者对合理消费不浪费的就餐者给予适当奖励。充分发挥媒体、消费者等社会监督作用,鼓励通过服务热线反映举报餐饮服务经营者浪费行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浪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2.加强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单位食堂要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创新管理思路,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抓好机关食堂用餐节约,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开展单位食堂检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纠正浪费行为,持续打造节约型机关。(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机关单位)
13.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若干措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青海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机关单位)
14.深化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学校食堂厉行节约宣传教育,加强团餐浪费行为监管,实行就餐窗口适量推送、超量提醒机制。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作用,强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家庭教育。结合学生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广泛开展“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主题教育活动,支持和引导学生及家长抵制浪费、爱粮节粮。(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15.倡导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加强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鼓励家庭科学制定膳食计划,按需采买食品,充分利用食材。提倡采用小分量、多样化、营养搭配的烹饪方式。(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健康局)
16.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建立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配齐厨余垃圾投放设施和专用运输车辆。根据全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支持资金、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做好厨余垃圾分类收集探索推进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大力支持节粮减损科技创新
17.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科学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尽量减少病虫害损失。开展节粮减损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的展示示范活动,推进全程机械化机艺融合。支持粮食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发展。引导企业开展粮食高效低损机械攻关。(责任单位:县农牧和科技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8.推广先进储运减损技术。发展安全低温高效节能储粮智能化技术,提升仓储虫霉防控水平。推广粮食安全储藏新仓型,推进横向通风储粮技术等应用。(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19.提升粮食加工技术水平。积极引导粮食和油脂加工企业(合作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及辅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加工效能。积极推广全谷物原料质量稳定控制,食用品质改良、活性保持等技术,支持企业配备全谷物原料处理和原粮改性装备,加大小麦、青稞、油菜籽、豆类等粮油作物精深加工及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新产品。(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20.有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开展高原青稞等特色作物种植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种植资源优异基因挖掘和高原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等工作。围绕粮食流通环节减损技术要求,积极推进专题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引导粮食减损技术应用装备单位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21.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借力对口援建、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合作,深入开展“三区”人才科技专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创新模式示范,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人才队伍,探索建立粮食减损领域科技特派员制度。(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七)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2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爱粮节粮公益宣传,创新宣传内容和载体,增强爱粮节粮宣传的广泛性和趣味性,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组织爱粮节粮宣传活动。持续加强保护耕地、节粮减损法律法规宣传和政策解读,普及节粮减损技术和相关知识。强化粮食安全舆论监测,密切跟踪监测粮食安全形势和涉粮舆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加强舆论监督,主动曝光粮食浪费行为。深化公益宣传,精心制作刊播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公益广告。在用餐场所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增强反食品浪费意识。(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23.开展节粮减损文明创建。把节粮减损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推进粮食节约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切实发挥各类创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农牧和科技局)
24.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反对铺张浪费,铺张奢侈。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鼓励城乡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严格控制酒席规模和标准,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倡导使用公勺公筷等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节粮减损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节粮减损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持党政同责,压实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提出年度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形成合力,确保节粮减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完善制度标准。落实依法管粮节粮。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建立符合节粮减损要求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严格执行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行业协会要组织相关企业落实全链条减损降耗的团体标准,规范节粮减损行为。
(三)建立评估管理机制。结合国家制定粮食各环节损失浪费调查评估方法、评价标准等情况,设立相关调查点,适时开展粮食损失浪费调查评估工作,系统分析粮食各环节损失情况。开展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对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
(四)加强监督管理。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紧盯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明确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具体落实措施。强化督导检查,综合运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管。探索建立粮食损耗浪费通报、奖惩制度,发挥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社会舆论等监督力量,着力推动节粮减损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2024年3月1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