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牦牛优质高效养殖示范点建设方案
实施单位: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建设单位:共和央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八年七月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海南州牦牛优质高效养殖示范点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共和县切吉乡塔秀村三社
(三)管理单位:海南州农牧局
责 任 人:切军
(四)实施单位: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责 任 人: 沈建云
(五)建设单位:共和县央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责 任 人: 班玛才让
州级技术责任人:措毛加 海南州兽医工作站高级畜牧师
县级技术责任人:仁 增 共和县畜牧兽医站站长
乡级技术责任人:高 继 切吉乡畜牧兽医站站长
(六)建设期限:2018年--2020年。
(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购置仪器设备9台,繁殖、驱虫及保健药品2893瓶(块),饲料青贮添加剂90公斤。
2、培训观摩。
3、建立追溯体系档案。
4、劳务(临工)。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投资3.284万元,占总投资的16.5%;繁殖、保健药品投资2.816万元,占总投资的14%;添加剂投资0.9万元,占总投资的4.5%;观摩培训4.0万元,占总投资的20.0%;追溯体系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7.5%;劳务费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7.5%;工作经费投资6万元,占总投资的30.0%。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县级财政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
二、示范点现有条件
切吉乡央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金98万元,主要经营牛羊养殖及畜产品加工销售。现有社员41户14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0户68人),存栏高原型牦牛732头,入股草场30750亩,饲草基地40亩。牛棚20座2400平方米,草料棚800平方米,饲草料加工车间350平方米,畜产品加工车间2间60平方米,消毒室、兽医室等业务用房17间340平方米,生活用房18间360平方米,青贮窑210立方米。合作社下设天然放牧、舍饲养殖、二三产融合发展3个生产小组,共有放牧能手6名,挤奶工7名,产品加工及销售员2名,管理及饲养员4名。
合作社组织机构、各项制度如合作社章程;社员大会制度;入股及分红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养殖技术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基本健全,合作社下设四个小组,养殖组、种植组、劳务输出组、三产组。
三、主推技术
良种牛选育技术,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牦牛高效繁育技术,可追溯体系建设。
四、技术目标
示范点通过牦牛优质高效集成技术应用,强化提质增效技术对现代牦牛产业的技术支撑,实现牦牛“三增三适”养殖目标。
2018年,受胎率80%。
2019年,一年一胎率达到70%、产奶量提高20%,6月龄牦牛体重达到65公斤。
2020年,产奶量提高25%,12月龄牦牛体重达到120公斤,18月龄牦牛活体重达到200公斤;一年一胎率达到80%。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1、购置仪器设备9台,繁殖、驱虫及保健药品2893瓶(块),饲料青贮添加剂90公斤。
2、培训观摩。
3、建立追溯体系档案。
4、劳务(临工)。
五、技术方案
(一)母牛引进方案
1、引种地点:海北州祁连县。
2、引进时间:2018年7-9月。
3、引进数量:母牛200头。
4、年龄及质量要求:母牛为3-4岁,母牛等级为特、一级。
5、办理手续:办理良种引进协议、检疫证明等档案资料。
6、隔离观察:引进后实行严格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时间为30天,隔离区地点选在第三养殖组,隔离点需准备饲草饲料及兽医防治药物器械材等。
(二)良种牛选育技术
1、组群:对现有的公牛、基础母牛进行鉴定,将符合标准的公、母牛按等级分别组群。
(1)公牛群:公牛群30-50头,非配种期远离母牛群。配种期将公牛投放入母牛群进行配种,配种结束后隔离公牛。
(2)母牛群:繁殖母牛群每群 100头,育成母牛群每群200头。
(3)犊牛群,每群100头。
2、选种方法:按照青海高原牦牛《DB63/277-2005》标准,从品种特征、胸围大小、肋骨间距离宽窄、拱园度、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度、前后躯肌肉、臀部肌肉发育程度进行综合选种,要特别重视体重、体高等生长性能指标,将符合选育要求的公牛留作种用。
3、选配方法:以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为基础,选用性状相同,表型值一致,结合基于基因组的精准选种选配技术、智能精准测定等新技术进行同质选配。制定科学的选种选配制度,对特别优秀的公、母牛要采用严格的人工控制本交,以达到“好的配好的产生好的”效果。
特、一级高原型牦母牛×特级高原型牦公牛
人工控制本交下的同质选配
公、母犊培育至12月龄进行鉴定
优秀公犊培育公牛、母犊培育种母牛
(三)牦牛高效养殖技术
1、种公牛饲养管理
(1)配种期饲养管理 种公牦牛的饲养管理关键在配种季节,体力消耗大而持续时间长,至配种结束,往往体弱膘差。另外种公牦牛在放牧过程中,采食、卧息时间比母牦牛少,游走及站立时间长。因此,在配种季节,对性欲旺盛、交配力强的优良种公牦牛,应每天给予补饲,喂给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精料和青干草或青绿饲草。
(2)非配种期饲养管理 为使种牛具有良好的繁殖力,配种旺季过后,应对种牛进行隔出,与阉牦牛、育肥牛组群。有条件的仍应给少量补饲,以利于体质尽快恢复。及时淘汰不合格种牛。
2、母牛饲养管理技术
(1)配种期 第一次采用高效养殖技术的母牛,配种前一个月开始补饲,共补饲2个月时间。在上午放牧前一次性补喂精料补材料0.75公斤/头,配种期每头母牛补饲精料45公斤。
(2)妊娠期饲养管理
妊娠期:妊娠前期为7个月,放牧饲养,母牛保持中等膘情。妊娠后期为2个月,放牧结合补饲饲养,补饲料为母牛精料补充料。每天上午出牧前补饲精料补充料0.75公斤/头,每天放牧6小时,饮水2次。妊娠期每头母牛补饲精料补充料约45公斤。对体质较差的母牛应早补饲。
泌乳期:泌乳期补饲4个月,采用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法,
分别在早晨出牧前和下午归牧后补饲精料补充料0.75公斤/头,每天每头母牛补饲1.5公斤。泌乳期每头母牛补饲精料补充料180公斤。
(3)泌乳期饲养管理
泌乳期补饲3个月,采用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分别在早晨出牧前和下午归牧后补饲精料补充料0.75kg/头,每天每头牛补饲1.5kg,每天放牧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饮水2次。泌乳期每头母牛补饲精料135kg。
3、犊牛培育技术
(1)犊牛早期断奶技术 犊牦牛断奶时间为3月龄以上,断奶时体重须达到40公斤以上。将达到断奶月龄和体重要求的犊牛进行分批断奶,单独组群饲养。
(2)饲养管理 犊牛哺乳期为3个月,出生15日龄后开始引导补饲,补饲75天,日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0.5公斤/头,合计补饲37.5公斤。断奶后采取全舍饲或放牧加补饲的养殖方法,饲养期为9个月,其中,断奶后第一个月日均饲喂犊牛精料补充料1公斤,第二个月至第六个月放牧饲养,第七个月至第九个月舍饲或半舍饲养殖,日均补饲3公斤,合计补饲300公斤。
牦牛高效养殖生产流程
(四)可追溯体系建设
通过对牦牛佩戴电子耳标,实现个体的唯一标识后,通过手持机进行读写的方式实现个体的牲畜品种以及来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生产记录、疫病防治和检测、免疫管理、用药情况、出栏记录等日常信息管理,从而达到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全程无缝监管可追溯,建立智能的电子追溯体系,保障了畜产品的安全质量。
(五)牦牛高效繁育技术方案
1、母牦牛营养调控技术
妊娠母牦牛在每年的11月底,以体况评分为营养调控依据,体况低于2.0以下的牦牛每天补饲1kg/头,体况界于2.0~2.5的牦牛每天补饲0.5kg/头,产后母牦牛体况评分维持在2.0以上,补饲时间为3个月。
2、母牦牛同期发情技术
主要针对隔年产犊母牦牛、适龄生产青年母牦牛,使牦牛的配种时间及产犊时间相对集中,提高牦牛的繁殖效率:
----母牦牛单独组群放牧;
----根据母牦牛体况,每年5-7月开展牦牛的同期发情工作;
----试验处理当天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0 mg;
----处理第7天注射注射用氯前列烯醇钠(PGF2α)0.5 mg;
----观察牦牛的发情状况,对出现发情症状的产后牦牛在注射氯前列烯醇钠24~36h自然交配。
3、牦牛诱导发情技术:
主要针对产犊母牦牛产后乏情,解决当年产犊后牦牛不出现发情症状及卵巢上无成熟卵泡等问题,旨在通过生殖激素诱导发情技术促进牦牛卵泡发育及恢复牦牛发情周期,从而提高当年产犊牦牛的繁殖效率。
----产后牦牛诱导发情时间:在每年6~8月份。
----产后牦牛单独组群放牧,并实施犊牛隔离断乳;
----处理当天,放置孕酮阴道栓或耳部埋置孕酮阴道栓,并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 mg;
-----处理第7d,撤出孕酮阴道栓,并注射氯前列烯醇钠0.5 mg;
-----处理第9d,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 mg /支)100mg;
-----在第2次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后,观察产后牦牛的发情状况,对出现发情症状的产后牦牛在注射GnRH24-36h,放入牦公牛实施自然交配。
六、建设期限:
2018-2020年。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投资3.284万元,占总投资的16.5%;繁殖、保健药品投资2.816万元,占总投资的14%;添加剂投资0.9万元,占总投资的4.5%;观摩培训4.0万元,占总投资的20.0%;追溯体系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7.5%;劳务费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7.5%;工作经费投资6万元,占总投资的30.0%。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县级财政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
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性质 |
单位 |
主要参数 |
单价(元) |
规模 |
总投资万元) |
|
合计 |
|
|
|
|
|
20.0 |
一 |
仪器设备 |
|
|
|
|
|
3.284 |
1 |
电子秤 |
购置 |
台 |
误差小于0.1公斤 |
5000.0 |
2 |
1.0 |
2 |
疫苗冷冻柜 |
购置 |
台 |
低温20°250立升 |
5000.0 |
1 |
0.5 |
3 |
药品冷藏柜 |
购置 |
台 |
300立升 |
3000.0 |
1 |
0.3 |
4 |
档案柜 |
购置 |
台 |
立式4开门 |
1500.0 |
2 |
0.3 |
5 |
喷雾器 |
购置 |
台 |
移动式、高压喷雾 |
5000.0 |
1 |
0.5 |
6 |
计算机 |
购置 |
台 |
台式989型 |
4800 |
1 |
0.48 |
7 |
打印机 |
购置 |
台 |
打印复印一体机 |
2040 |
1 |
0.204 |
二 |
繁殖、保健药品 |
|
|
|
|
|
2.816 |
1 |
氯前列烯醇钠 |
购置 |
瓶 |
1ml |
5.0 |
2400 |
1.2 |
2 |
复方驱虫药剂 |
购置 |
瓶 |
200粒 |
60 |
35 |
0.21 |
3 |
复方驱虫针剂 |
购置 |
瓶 |
100ml |
70 |
58 |
0.406 |
4 |
钙舔砖 |
购置 |
块 |
|
25 |
400 |
1.0 |
三 |
青贮添加剂 |
|
|
|
|
|
0.9 |
1 |
添加剂 |
购置 |
|
|
|
|
0.9 |
四 |
培训观摩 |
|
|
|
|
|
4.0 |
1 |
培训费 |
|
人/次 |
培训补助、资料、授课等费用 |
|
300 |
2.3 |
2 |
观摩费 |
|
人/次 |
交通、 |
425 |
40 |
1.7 |
五 |
追溯体系 |
|
|
|
|
|
1.5 |
1 |
建档及资料费 |
|
|
|
|
|
1.5 |
六 |
劳务费 |
|
|
|
|
|
1.5 |
1 |
临工及保险费 |
|
|
|
|
|
1.5 |
七 |
工作经费 |
|
|
差旅、交通 |
|
|
6.0 |
八、项目进度
进度安排表
项目 |
2018 |
2019 |
2020 |
|||||
|
9-10 |
11-12 |
1-5 |
6-9 |
11-12 |
1-5 |
6-9 |
11-12 |
组群建档 |
◆ |
◆ |
◆ |
◆ |
◆ |
◆ |
◆ |
◆ |
仪器购置 |
|
◆ |
|
|
|
|
|
|
高效养殖 |
|
◆ |
|
◆ |
◆ |
◆ |
◆ |
◆ |
高效繁育 |
◆ |
|
|
◆ |
|
|
◆ |
|
饲草种植加工工 |
◆ |
|
◆ |
◆ |
|
◆ |
◆ |
|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总收入:106.1万元,其中:1、年生产犊牛160头,每头按5000元计,活体牛销售收入80万元。2、牛奶收入:日挤奶量0.5㎏×200天×15元×160头=24.0万元。3、绒毛收入=1㎏/头×210头×100元=2.1万元。
总成本:64.8万元,其中:
1、精饲料32.9万元,(其中:母牛精补料16.2万元,犊牛精补料;16.7万元);
2、青贮6.1万元,(成年牛1200㎏/头、年×0.17元(1㎏青贮成本)×200头=4.1万元,犊牛720㎏×0.17元×160头=2万元);
3、青干草5.8万元,(成年牛360㎏(日饲喂量1.5㎏)×0.5元/头、年×210头=3.8万元。犊牛240㎏×0.5元×160头=2万元);
4、牧工工资1.5元/头日×370头×365天=20.0万元。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06.1万元-64.8万元=41.3万元。
(二)社会效益
示范点的建设提高了良种的普及率,推动我州草地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方向发展,为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和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饲草料种植、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牧民群众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贫困地区群众通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享受资源资产收益权,实现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开辟藏区脱贫致富新途径;有效破解草地畜牧业发展难题,突破制约瓶
颈,提升畜牧业经营效益。
(三)生态效益
通过示范点建设,有利于解决草场牲畜超载问题,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并且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加快畜群周转,降低天然草地利用强度,有效遏制草地退化、沙化,减少水土流失,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草地资源科学 利用、畜牧业
良性可持续发展。
十一、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在州农村牧区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州、县畜牧兽医站、合作社成立示范点团队,明确任务、职责,从方案编制、试验测试、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合力将示范点建成现代牦牛产业的示范引领平台。
1、示范点人员设置及职责
(1)人员配置:
联点责任人: 措毛加 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县级协助人员: 仁 增 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镇级: 高 继 切吉乡畜牧兽医站
合作社: 班玛才让 共和央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2)职责:
州 级:负责示范点实施方案、服务计划、各项制度以及技术流程的编写;种畜鉴定、牛群组建、制定选育方案;负责养殖技术指导;科学认真做好数据分析工作,负责信息审报、阶段工作总结;
县 级:负责种畜鉴定、牛群组建、种畜引进、疫病防治与检测、工作简报和阶段小结;
镇 级:配合州、县人员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春秋防疫、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及疫病防治,以及同期发情,配种、补饲、牛犊断奶环节的技术指导。
理事长:指定尽心尽力的专职牧工,密切配合好示范点技术人员工作;定期召集理事会会议,讨论审定示范点的发展现状和经营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妥善解决。
放牧员职责:
----熟悉本岗位牦牛饲养规范,饲喂时保证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
----牛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牛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水、冬不结冰,上下槽不急赶。
----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牛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配合技术人员做好防疫、测定、消毒等工作。
----配种开始后,放牧员跟群放牧,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发情母牛,准确、及时正确记录交配公母牛耳号。
2、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
在海南州牦牛产业领导小组、州农牧局领导下,示范点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示范点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推进计划,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对整个示范点工作的质量、进度、投资负责。州、县农牧局负责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组织和政策措施,同时负责项目筹建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和与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工作。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示范点财务管理严格按《海南州牦牛产业发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禁将项目资金挪作它用,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审计,确保所有资金都能用在项目上。
(3)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制:
实行牦牛产业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示范点责任人负责制。依据“固定、协作、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根据岗位工作目标、任务创新、试点效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示范点提质增效水平。
(4)强化资金扶持。采取合作社自筹、政府产业扶持、援建资金共同筹融资模式,持续加强对示范点资金支持力度。
(5)强化人才支撑
一是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在引才、用才、留才、培养人才方面给予特殊鼓励;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牦牛产业建设的“内生动力”。
二是鼓励州、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到示范点,协助示范点固定人员的工作。
三是通过组织、人事等部门人才培训及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区实用人才培训等工程,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牦牛产业发展带头人参与示范点工作。
附表1: 2018年示范点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
海南州牦牛产业优质高效养殖示范点 |
主管单位 |
海南州农牧局 |
负责人 |
切军 |
实施单位 |
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
负责人 |
沈建云 |
建设地点 |
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塔秀村三社 |
建设期限 |
2018-2020 |
预算投资 |
20万元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1、购置仪器设备9台,繁殖、驱虫及保健药品2893瓶(块),饲料青贮添加剂90公斤。2、培训观摩。3、建立追溯体系档案。4、劳务(临工)。 |
经济及社会效益 |
社会效益:示范点的建设提高了良种的普及率,推动我州草地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方向发展,为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和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饲草料种植、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牧民群众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贫困地区群众通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享受资源资产收益权,实现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开辟藏区脱贫致富新途径;有效破解草地畜牧业发展难题,突破制约瓶颈,提升畜牧业经营效益。 生态效益:通过示范点建设,有利于解决草场牲畜超载问题,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并且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加快畜群周转,降低天然草地利用强度,有效遏制草地退化、沙化,减少水土流失,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草地资源科学利用、畜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
附表2:
2018年示范点建设内容及投资明细表
序号 |
主要建设内容 |
性质 |
单位 |
投资合计(万元) |
财政补助(万元) |
自筹(万元) |
|
一 |
仪器设备 |
|
|
3.284 |
3.284 |
|
|
1 |
电子秤 |
购置 |
台 |
1.0 |
1.0 |
|
|
2 |
疫苗冷冻柜 |
购置 |
台 |
0.5 |
0.5 |
|
|
3 |
药品冷藏柜 |
购置 |
台 |
0.3 |
0.3 |
|
|
4 |
档案柜 |
购置 |
台 |
0.3 |
0.3 |
|
|
5 |
喷雾器 |
购置 |
台 |
0.5 |
0.5 |
|
|
6 |
计算机 |
购置 |
台 |
0.48 |
0.48 |
|
|
7 |
打印机 |
购置 |
台 |
0.204 |
0.204 |
|
|
二 |
繁殖、保健药品 |
|
|
2.816 |
2.816 |
|
|
1 |
氯前列烯醇钠 |
购置 |
瓶 |
1.2 |
1.2 |
|
|
2 |
复方驱虫药剂 |
购置 |
瓶 |
0.21 |
0.21 |
|
|
3 |
复方驱虫针剂 |
购置 |
瓶 |
0.406 |
0.406 |
|
|
4 |
钙舔砖 |
购置 |
块 |
1.0 |
1.0 |
|
|
三 |
添加剂 |
|
|
0.9 |
0.9 |
|
|
1 |
青贮饲料添加剂 |
购置 |
公斤 |
0.9 |
0.9 |
|
|
四 |
培训观摩 |
|
|
4.0 |
4.0 |
|
|
1 |
培训费 |
|
|
2.3 |
2.3 |
|
|
2 |
观摩费 |
|
|
1.7 |
1.7 |
|
|
五 |
追溯体系 |
|
|
1.5 |
1.5 |
|
|
1 |
建档及资料费 |
|
|
1.5 |
1.5 |
|
|
六 |
劳务费 |
|
|
1.5 |
1.5 |
|
|
1 |
临工工资及保险费 |
|
|
1.5 |
1.5 |
|
|
七 |
工作经费 |
|
|
6.0 |
6.0 |
|
|
八 |
总投资 |
|
|
20.0 |
20.0 |
|
|
九 |
资金来源(万元) |
财政补助 |
20 |
|
|
||
自筹资金 |
|
|
|
||||
贷款资金 |
|
|
|
||||
十 |
新增生产能力指标 |
项目建设前 |
项目建设后 |
|
|||
生产母牛 |
|
|
|
||||
年生产仔畜数(头) |
76 |
160 |
|
||||
年提供产品数量 |
肉5.3吨 |
肉10.4吨 |
|
序号
建设内容
性质
单位
主要参数
单价(元)
规模
总投资万元)
合计
20.0
一
仪器设备
3.284
1
电子秤
购置
台
误差小于0.1公斤
5000.0
2
1.0
2
疫苗冷冻柜
购置
台
低温20°250立升
5000.0
1
0.5
3
药品冷藏柜
购置
台
300立升
3000.0
1
0.3
4
档案柜
购置
台
立式4开门
1500.0
2
0.3
5
喷雾器
购置
台
移动式、高压喷雾
5000.0
1
0.5
6
计算机
购置
台
台式989型
4800
1
0.48
7
打印机
购置
台
打印复印一体机
2040
1
0.204
二
繁殖、保健药品
2.816
1
氯前列烯醇钠
购置
瓶
1ml
5.0
2400
1.2
2
复方驱虫药剂
购置
瓶
200粒
60
35
0.21
3
复方驱虫针剂
购置
瓶
100ml
70
58
0.406
4
钙舔砖
购置
块
25
400
1.0
三
青贮添加剂
0.9
1
添加剂
购置
0.9
四
培训观摩
4.0
1
培训费
人/次
培训补助、资料、授课等费用
300
2.3
2
观摩费
人/次
交通、
425
40
1.7
五
追溯体系
1.5
1
建档及资料费
1.5
六
劳务费
1.5
1
临工及保险费
1.5
七
工作经费
差旅、交通
6.0
项目
2018
2019
2020
9-10
11-12
1-5
6-9
11-12
1-5
6-9
11-12
组群建档
◆
◆
◆
◆
◆
◆
◆
◆
仪器购置
◆
高效养殖
◆
◆
◆
◆
◆
◆
高效繁育
◆
◆
◆
饲草种植加工工
◆
◆
◆
◆
◆
项目名称
海南州牦牛产业优质高效养殖示范点
主管单位
海南州农牧局
负责人
切军
实施单位
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负责人
沈建云
建设地点
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塔秀村三社
建设期限
2018-2020
预算投资
2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
1、购置仪器设备9台,繁殖、驱虫及保健药品2893瓶(块),饲料青贮添加剂90公斤。2、培训观摩。3、建立追溯体系档案。4、劳务(临工)。
经济及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示范点的建设提高了良种的普及率,推动我州草地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方向发展,为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和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饲草料种植、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牧民群众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贫困地区群众通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享受资源资产收益权,实现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开辟藏区脱贫致富新途径;有效破解草地畜牧业发展难题,突破制约瓶颈,提升畜牧业经营效益。
生态效益:通过示范点建设,有利于解决草场牲畜超载问题,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并且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加快畜群周转,降低天然草地利用强度,有效遏制草地退化、沙化,减少水土流失,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草地资源科学利用、畜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序号
主要建设内容
性质
单位
投资合计(万元)
财政补助(万元)
自筹(万元)
一
仪器设备
3.284
3.284
1
电子秤
购置
台
1.0
1.0
2
疫苗冷冻柜
购置
台
0.5
0.5
3
药品冷藏柜
购置
台
0.3
0.3
4
档案柜
购置
台
0.3
0.3
5
喷雾器
购置
台
0.5
0.5
6
计算机
购置
台
0.48
0.48
7
打印机
购置
台
0.204
0.204
二
繁殖、保健药品
2.816
2.816
1
氯前列烯醇钠
购置
瓶
1.2
1.2
2
复方驱虫药剂
购置
瓶
0.21
0.21
3
复方驱虫针剂
购置
瓶
0.406
0.406
4
钙舔砖
购置
块
1.0
1.0
三
添加剂
0.9
0.9
1
青贮饲料添加剂
购置
公斤
0.9
0.9
四
培训观摩
4.0
4.0
1
培训费
2.3
2.3
2
观摩费
1.7
1.7
五
追溯体系
1.5
1.5
1
建档及资料费
1.5
1.5
六
劳务费
1.5
1.5
1
临工工资及保险费
1.5
1.5
七
工作经费
6.0
6.0
八
总投资
20.0
20.0
九
资金来源(万元)
财政补助
20
自筹资金
贷款资金
十
新增生产能力指标
项目建设前
项目建设后
生产母牛
年生产仔畜数(头)
76
160
年提供产品数量
肉5.3吨
肉10.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