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比学赶超提精神 创先争优展作为——共和县重点工作观摩推进会纪实

2022-07-06 14:42:47 中共共和县委办公室 点击:[] 字体:
这是一次深入基层察实情,全面检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找准短板、答卷阅卷的“检阅之行”。

这是一次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实地观摩谋发展,阔步奋进新征程的“革新之举”。

这是一次练“内功”、厚实力,甘当“泥腿干部”,念好“实、勤、苦”三字经的“求学之路”。

7月1日至3日,共和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在家副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以现场观摩、亲身体验、互动交流、学习借鉴的形式对全县11个乡镇22个观摩点进行集中观摩,大家边看边议、边议边想、边想边学,看变化、谈思路、说做法,着力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



现场观摩:践行初心 百业兴旺


7月1日正值党的101华诞,出发前观摩团全体成员齐聚党徽前,重温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回顾入党时的激动心情和奋斗追求,厚植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一路走来,观摩团成员们切身感受到,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逐年向好、乡村旅游卓然兴起、基层治理稳步推进......


基层党建:引领示范  共同富裕




近年来,共和县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深入实施思想破冰、攻城拔寨、基础提升、正风肃纪“四个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引领作用好、标杆效应强的基层党建品牌,辐射带动全县基层党建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沿着青海湖一路向北,观摩团来到石乃亥镇肉隆村、尕日拉村。大家通过查阅资料、互动交流等形式,了解了肉隆村、尕日拉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基层治理和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肉隆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积极打造四联一提升党建品牌,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尕日拉村两委发动志愿服务队和农牧民群众,探索创建党建+一约四促品牌,形成人人懂政策、全员齐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

 



切吉乡莫合村以“133”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村办企业和种养殖等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走出了“三产共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廿地乡廿地村党支部采取“党组织+企业”、“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和群众收益“双增收”。



生态保护:治标治本  厚植底色

 



近年来,共和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牢生态保护责任担当,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扎实开展“清洁海南”行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恰卜恰镇西沟台生态绿地建设项目是共和“大绿化”建设中的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3737万元,以“生态共和,和谐共和,人文共和”理念,打造一处区别于城市公园的生态休闲场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观摩团来到正在实施的黄河龙羊峡库区林草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示范试点工程现场,一排排整齐的麦草方格全面覆盖库区沿岸的隔壁沙丘,有力阻断了黄沙蔓延扩散,有效保护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农牧产业:立足优势  转型发展


这次观摩涉及农牧业观摩点近10个。观摩团到拉日羊德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加拉村村办企业,主要生产加工和销售菜籽油、“桑籽”及牲畜饲料,打造出“赛钦”特色品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2019年以来累计收益达54万元。在廿地乡廿地村、塘格木镇黄河村,群众转变旧有的发展思路,通过农牧结合、种草养畜,舍饲半舍饲的养殖模式,提高母畜比例、加快出栏周期,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贴近市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


共和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探索全县农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深入融合的发展模式,力争打造全州最优、全省最大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切吉乡泽众联合社利用原哇玉农场的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运营模式,流转加托管耕地3.6万亩,带动周边5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铁盖乡创新打造“光伏羊”产业,通过“舍饲+光伏草场”养殖方式,推动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乡村旅游:全域规划  四季宜游


“十四五”开局以来共和县紧紧围绕“一圈两湖四城”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深入挖掘境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工业观光、农牧体验、田园旅游、休闲运动,全县旅游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观摩团沿着整洁干净的乡村道路,来到位于“龙羊湖”边的后菊花村产业园,产业园利用后菊花村特有的“七梁八湾”自然地理景观,打造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旅游业,收益达30多万元。近几年,龙羊峡镇积极打造龙羊峡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建设龙羊峡水利博物馆、酷鱼世界等重大项目,加强库区沿线乡村建设,将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龙羊湖畔徐徐展开。


同样,位于青海湖湖边的倒淌河镇、江西沟镇、黑马河镇等地,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青海湖自然风景,积极融入青海湖人文旅游风景道,深挖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亮点,打造出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大的旅游产业,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基层治理:强基固本  改善民生


近年来,共和县积极探索打造切合自身实际的“三治四化双提升”基层治理新模式,致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观摩团先后来到恰卜恰镇城北社区、黑马河镇文巴村、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和廿地乡党群服务中心,重点观摩基层治理情况。城北社区通过打造红色关爱、橙色宣传、蓝色调解、绿色文明、紫色文娱的“五色”志愿服务新品牌,进一步增进邻里关系、加深居民情感,营造了社区文化氛围、筑起了社区安全防线、增强了居民法治观念、提升了尊老敬老意识。黑马河镇文巴村创新实施“一领二抓三推动、铺就产业发展新路子”基层治理工程,建立健全“一户一档”、乡风文明风向标、村民道德红黑榜等机制,制定完善“三严禁一承诺”村规民约,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体系,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结合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村规民约》,切实遏制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




廿地乡党群服务中心采取开放式办公、简洁化办事方式,为群众提供即办、帮办、代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项服务,形成“一站式办结”综合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总结点评:激发斗志  振奋精神


观摩交流看成效,总结点评促提升。通过观摩为各单位学习先进提供了“样板”,为丈量差距提供了“标尺”,为改进不足提供了“智囊”。7月4日下午,召开了全县重点工作观摩总结会。

 



会议指出,一年来,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思路清晰、落实措施务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进展,生态、城乡建设持续优化,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产业发展增添活力,真抓实干的氛围更加浓厚。要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再接再厉,全力冲刺年度工作目标。

会议要求,要在谋划项目上再下功夫。围绕打造“高地”、建设“四地”,狠抓项目建设,争取好的项目落地共和造福百姓。领导干部要带头抓招商、跑项目、争资金,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在产业发展上再下功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一体推进就业、产业和消费帮扶。积极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做强传统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升级;要在基层治理上再下功夫。深入实施“三治四化双提升”工程、高原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厕所革命”行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在改进作风上再下功夫。全力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方向,突出苦干实干巧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折不扣将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