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共和县全面完成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和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

2017-12-28 08:21:08 点击:[] 字体:
 
    为贯彻落实党的群团会议精神,依据省州妇联改革方案要求,加强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确保省妇联提出的“在2017年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时,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全省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全面铺开”两大重点目标的实现,共和县妇联从“建组织、抓队伍、强服务”入手,坚持党建带妇建,坚持全面部署和试点带动相结合的方式,依法有序推进“两个全面”工作,按时完成“两个全面”目标。

    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流程。各乡镇党委分别成立妇联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选定恰卜恰镇8个社区和15个村作为试点。成立由县妇联主席为组长,各乡镇主席为成员的共和县村(社区)“会改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确保“会改联”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认真按照共和县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乡镇妇联切实加强对村(社区)“会改联”工作的业务指导,各村(社区)妇联及时向乡镇妇联汇报改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乡镇妇联及时研究给予解决,确保改建工作顺利进行。

    宣传调研,营造氛围。各乡镇(社区)妇联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资源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会改联”有关工作。县、乡、村各级妇女组织层层建立“一呼百万”微信公众群,广泛地吸收各行各业妇女加入微信群,及时将“会改联”等政策宣传到村、到户。乡、村各级妇女组织对本区域内的以女性为主体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社会组织、示范基地、自由职业女性等群体展开调查摸底,从多行业多领域里掌握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热心妇女工作、群众公认的优秀女性作为乡镇、村妇联班子人选的后备力量。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通过前期调研,选定恰卜恰镇8个社区15个村作为全县“会改联”工作试点后,召开恰卜恰镇城东、城中社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全县“会改联”工作现场观摩会,正式拉开全县“会改联”工作序幕。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副主席、兼职副主席50余人全程观摩恰卜恰镇群众之家建设、会改联档案资料整理等情况,指导其他乡镇按照有关章程和文件要求依法依规、不折不扣目标任务。及时召开全县乡镇(社区)组织区域化改革暨村(社区)会改联专题部署会,就从认识上解决好“为什么改”的问题、从思路上解决好“改什么”的问题、从实践中解决好“怎么改”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专题部署和业务培训。

    依法依规,全面推进。严格遵循依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相关文件要求,精心编制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切实做到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环节不减少、工作标准不降低,扎实开展选民妇女登记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和有关法律规定,确定时间进度表,严肃选举纪律,严格依章办事,进一步细化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对村(社区)“会改联”执委成员候选人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等具体标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女性成员兼任妇联主席。注重优化妇联组织人员结构,推选妇女小组长、农牧区女经纪人、巾帼志愿者骨干、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女带头人、驻村女大学生村官等担任妇联副主席或执委,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增强村(社区)妇联组织的战斗力。
   完善机制,提升实效。省妇联统一印发“会改联”工作手册,要完善乡镇村(社区)妇联各种上墙制度、工作制度等,并对妇联办公室、妇女之家活动场所实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在“会改联”工作完成后,各乡镇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对村妇联新任执委的政治理论和妇女工作业务培训,提升妇女工作实效。下一步,县妇联将新当选村(社区)妇联组织列入2018年重点培训计划中,从政治引领、妇女维权、妇女发展、家庭教育、帮扶救助等方面培训,使每一位执委成为妇联组织的宣传员和领头雁,带领全县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
 
    作严格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章程》和《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通过99个村13个(社区),按照组织推荐与民主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严格程序产生了妇女代表侯选人并及时张榜公示,进行采取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最后各村选举产生妇女代表。全县共11个乡镇(社区)妇联,全部完成会改联选举工作及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工作,全县99个村、13个社区全面完成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共有乡镇妇联执委(含主席、专兼职副主席)573名。其中主席112名、副主席1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