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十九大精神】共和县召开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大会—州委常委、县委书记陈鸿林作宣讲辅导报告
陈鸿林指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科学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新意迭出,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新”:第一个“新”,是“新时代”。报告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时代”这个重要概念,这是贯穿十九大报告全文的主题词、关键词。报告通过对过去五年的总结也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历史进程的总结,联系全部历史经验,得出了新的历史方位到来了的结论。新时代的意义重大,一是从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三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二个“新”,是“新矛盾”。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决定了我们进入新时代。这个矛盾意味着今天的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和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越来越大,中国正在发展壮大起来。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就人均GDP来讲,在世界上排名70多位,各个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还有人民的需求我们还不能完全满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很突出。但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三个“新”,是“新思想”。在新时代解决新矛盾时,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讲了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一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叫指导思想。第四个“新”,是“新方略”。与新思想紧密相连的“新”,是“新方略”。基本方略一共十四条,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条是管总的,党的领导、人民中心、深化改革、发展新理念;第五条到第九条讲“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施方略,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略;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条是国家安全、军队和国防建设、一国两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讲我们的安全、国防、祖国统一和外交问题;第十四条讲从严治党。第五个“新”,是“新任务”。报告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两大任务,一个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用十年时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十年时间奔小康;第三步是在进入21世纪后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步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把“三步走”的第三步分成了两段,前20年和后30年。前20年,意味着我们到建党10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面临的使命,就是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还要解决后面30年怎么搞现代化的问题,所以提出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第六个“新”,是“新征程”。是“新任务”的第二个任务,即开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九大提出分两步走来实现,就是先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用第二个15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第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新趋势,是实现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第二是在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提出的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结论;第三是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为实现“强起来”的目标提出的宏伟的行动纲领。
陈鸿林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从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践行中央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总体要求,迅速掀起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一要在深入学习上下实功。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切实掌握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各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搞清楚、弄明白报告重点安排了什么、部署了什么、要求了什么、新提出了什么的同时,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向党员干部作辅导、讲党课。二要在宣传造势上花力气。宣传部门要制定宣讲方案,组建宣讲团,采取生动灵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寺院、进企业。同时,制定县级领导宣讲方案,让各县级领导带头深入联点乡镇、村、社区、寺院及分管部门和单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宣讲。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手段集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报道全县上下学习宣讲和贯彻落实情况。组织部门和党校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列入干部培训内容,分期分批轮训全县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社区)班子成员。三要在调研思考上深谋划。各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特别是把调研重点放到报告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上来,找准十九大精神与共和发展的结合点,提出解决问题短板、实现长足发展的具体目标,为共和今后发展提出具体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利好措施。四要在学用结合上见实效。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做好结合文章,科学谋划共和新时代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抓好现代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工作,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五要在学习研讨上做准备。按照中央和省州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广泛系统深入学习报告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准备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结合自己的学习认识和宣讲提纲,通过写心得、谈体会、谋思路认真做好研讨发言准备,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立场、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以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拓宽思维、更新观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