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高任翱翔——共和县“十二五”就业创业工作纪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致富之源。“十二五”期间,共和县实现累计新增就业3148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1383人次,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7554人,组织引导农牧区劳动力流动就业16.9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35亿元;五年来共追讨拖欠工资5216.1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2935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件,调解率和结案率均达100%……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共和县委、县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青年澎湃的创业激情。共和县历来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鼓励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牧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帮助广大求职者实现业有所从,在进一步扩大就业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支撑。
拓宽渠道实现双赢
把餐饮业、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暨春季用工招聘会”、“企业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活动,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实现了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职的双赢。
“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招聘会,找到理想的工作,真是太感谢相关部门筹办的‘春风行动暨春季用工招聘会’。”在“2016年海南州春风行动暨春季用工招聘会”活动现场,青海大学毕业生小郭当场与共和县一家招聘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共和县就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招聘会为载体,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加强协调,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牵好线、搭好桥,全面收集供求信息,集中开展政策宣传,积极促进人岗对接,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想方设法帮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走上就业岗位,努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共和县积极发挥县、乡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各类招聘会,集中为群众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扶持等便民服务。在常规性招聘外,还帮助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就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
苗木栽植授课现场
授人以渔一技致富
充分利用农闲和“元旦”、“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的有利时机,深入各乡镇调研,根据农牧民群众需求开展抹灰、刺绣、烹饪、挖掘机操作等技能培训,使群众有一技傍身,拓宽了就业致富门路,为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供了技能保障。
在共和县举办的农牧区妇女养殖业骨干培训班上,华毛正在认真地作着笔记,她告诉记者,养猪实用技术知识让她对生猪养殖更加坚定了信心。
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来自铁盖乡和沙珠玉乡的100名妇女参加了培训,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分别从生猪养殖饲养技术、猪病防治技术、传染病的防治、养猪实用技术进行了讲解,使参加培训的妇女进一步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有效增强了养殖大户的科学饲养水平。
五年来,共和县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就业培训体系,举办各类培训班,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轻松就业。如今,“就业凭技能、技能靠培训”在共和县各族群众中已成为广泛共识
农机购置项目培训班
多方努力实现创业
共和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启动以来,在县财政、劳动、金融部门及担保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已成为帮助劳动者实现了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激发创业热情、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全民创业的最佳途径,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江西沟乡牧民昂秀在青海湖附近开了一家牧家乐,苦于没有流动资金,扩大营业面积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就在昂秀为此发愁时,县就业部门动员其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创业培训班,由于昂秀学习认真,加上他的牧家乐有发展前景,很快昂秀从信用社拿到了10万元免息贷款。“起初抱着怀疑的态度,没想到一步一步走下来,就业部门的政策还真管用。”昂秀说,随着七八月份旅游旺季的到来,他家的牧家乐马上就要开张了。
自2012年起,青海银行海南州分行在沙珠玉乡等地进行妇联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的试点工作,并利用多方面优势,确保妇女创业贴息贷款工作顺利实施及取得良好成效。
为确保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顺利推进,分行不断简化贷款手续、优化产品组合,严把内控关,做好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管理和贷后核查工作,进行跟踪项目实施,做到家庭情况清、贷款项目清、贷款数额清、还款能力清,加强合规风险工作,保证借款人手续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满足了农牧区广大创业家庭妇女融资需求。
妇女创业贴息贷款工作受到了广大农牧民广泛关注和好评,与此同时,该行将继续在共和地区全面推进妇联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种植技术教材发放现场
政策引导转移就业
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挣票子。一直以来,共和县劳动就业部门深入乡、村、社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讲解发展劳务经济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带领当地农民工外出务工。政府部门也想方设法拓宽输出渠道,加强对外联系,以扩大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加大劳务输出规模。
充分发挥县劳务输出办公室和劳务经纪人协会的职能作用,对辖区内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在乡、村两级聘用劳动保障专职协理员和劳务信息员,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平台,广开渠道,收集信息,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协作和劳务输出,大量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在市场导向作用下走出家门进入城镇。
把农牧民转移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点,依托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春风行动”、“送技下乡”,宣传技能培训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走村进户开展免费服务。
一个个创业和就业的故事,飞扬着劳动者的梦想,也让城镇充满无限的活力和感动,追随心中的创业梦想,共和人一直在努力,因为这些努力,共和县的创业就业工作如滚滚春潮在高原大地上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