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高原绽放茉莉花——江苏省倾力支援海南州十五年工作纪实

2025-07-28 09:11:57 共和融媒 点击:[] 字体: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春风吹拂青藏高原。由江苏省与国家部委、央企组成的支援团队,跨越2400公里与巨大海拔落差,开启了一段跨越山海的携手共进之旅。十五载春秋,他们秉持“海南所需、江苏所能”的理念,在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多方面全面发力,累计投入46.29亿元实施512个援建项目,在这片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结出硕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6倍,农村居民收入翻两番,历史性实现北大清华录取“零突破”,“零碳产业园”领跑全国绿电发展……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江苏支援海南州的生动实践。


图片


‌全方位支援,助力跨越发展

十五年间,支援方累计投入援青资金46.29亿元,实施援青项目512项。这些资金和项目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海南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7月的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内,羲源独立储能项目的工人们正调试设备。这个由江苏援青团队引进的百亿级项目,将与万界算力等企业共同构建全国首个“算电协同”零碳产业基地。

图片

产业支援是增强海南州“造血”功能的关键。十五年间,支援方聚焦当地特色农畜产品、文旅、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以“展会招商+园区共建”模式,推动南京经贸洽谈会、“青洽会”签约项目250个,协议资金700亿元。常州经开区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与海南园区结对,引入东部“链长制”经验,助力海南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同时,组织海南州企业赴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参展,支持其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

民生改善是对口支援的重要落脚点。“江苏医生给了我第二双眼睛!”刚做完免费白内障手术的藏族老人卓玛措,在共和县中医院重见光明。这样的故事在海南州已发生1716例。江苏通过远程协作、专家义诊等形式,建成覆盖全州的远程诊疗系统,先心病、包虫病等救治率达100%,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当地百姓。


图片


教育领域捷报频传:在2025年高考中,“江宁班”80名学生本科上线率100%,其中2人达北大清华录取线,创海南州教育史纪录;州职业技术学校实现青海职业教育正高职称“零突破”,其开发的83门校本课程在全省推广。

智力支援为海南州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五批1863名援青干部人才中,教育团队创建2个名师工作室,医疗团队推广25项新技术,分别以“校长 教师团队”“院长 学科带头人”模式支援海南州教育和医疗,帮助州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全部通过评审认证。

此外,双方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家亲”夏令营、“牵手相伴·共同绽放”研学等活动,参与人数超9000人次,增进了青少年、基层党员干部等群体之间的情谊。“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宣介、“江苏奥运健儿海南行”等活动,推动了文旅资源互推共享。海南州民族音乐剧《遇上你是我的缘》赴江苏感恩巡演,更是实现了“民相亲、心相通”的美好愿景。

感恩奋进,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当龙羊峡的三文鱼游向东海;当“江宁班”学子的录取通知书飞向清华园;当在海拔3000米处建起数字图书馆,让牧区孩子触摸8K超清的世界;当离乡背井的援青人,用白发换来海南的青绿……这份跨越江河源头的深情,已化作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的自觉,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藏高原常开长盛。

图片

对口支援战略的实施,给海南州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202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34.65亿元,是2010年的3.36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生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68元,是2010年的4倍,援建资金80%以上用于基层和民生领域,各族群众收获满满幸福;基础设施不断夯实,40.64亿余元资金投入,436个民生保障类项目落地,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常态化的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共同体理念更加牢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坚如磐石;发展理念持续更新,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开阔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视野,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文化交流日益深入,通过编写书籍、编排音乐剧、创作歌曲、拍摄电影等形式,展示了对口支援成果,促进了文化融合。

46亿资金背后是46亿份深情,海南州收获的不仅是发展动能,更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团结之力。当光伏板在草原折射金光,当新建教室传来书声琅琅,这场横跨江源水乡的守望相助,是苏青两地携手同行的奋斗历程,是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生动实践。

未来,双方将继续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上续写更加精彩的对口支援新篇章,让海南州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