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促创收和谐奔小康----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打造“三基”“五促五带”
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在持续推进“三基”建设乡村基础工作达标试点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强基础、带经济、创丰收、惠民生”为“三基”带村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打造“三基”“五促五个经济发展带”,实现了基础更加牢固、产业更加出彩、经济更加厚实、社会更加和谐的“四个更加”, 走出了一条适宜哈乙亥村持续稳健发展的奔小康之路。
坚持以“三基”建设乡村基础工作达标试点促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村级基础工作带。全面梳理基础工作,编印“村级事务”、“岗位”“两手册”,明确村级各项事务标准、流程、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及数据台账,村级事务有效规范,促进村务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制度化;以做实做细村级基础工作为首任,争项目筹资金,建成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等建房项目176套,建设高标准暖棚167座、草场围栏11.1万亩、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座,村级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严格执行“三议一表决”、“三务公开”等制度,村级管理民主透明。
坚持以“三基”建设促旅游业发展,打造文化产业旅游带。依托青海湖天然旅游资源,以藏传佛教文化为背景开发旅游项目,投资7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428㎡的青海湖旅游“第一道藏传佛教文化”嘛呢石碓旅游景点1处,附带投资140.06万元、建设面积325.92㎡的民族风情接待室45套、农家宾馆1处,形成独具藏文化特色的唐蕃石经城哈乙亥藏寨,以承包分红形式经营,带动全村180户684人贫困户入股,年经营利润可达52.8万元,每户分红2933元,转移输出劳动力210余人(次),人均创收5千元以上。
坚持以“三基”建设促市场繁荣,打造特色银具商场带。传承传统手工艺,打造民族特色银饰产品,丰富文化旅游内容。积极引进项目,投资73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0㎡,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族银饰商场1座,以项目老板经营管理、40名村民定居点物业入股、吸引本村36名年轻牧家女做销售领薪、入股村民年底分红的方式运营。截止目前,接待游客1.5万余人,销售各类银具产品1500件,销售额21万元,纯利润15万元,预计年底每户分红2400元。
坚持以“三基”建设促畜牧业发展,打造牛羊育肥销售带。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优势资源,加快畜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被省上确定为生态畜牧业试点村。近年来,培育占地面积1.3万㎡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合作社1个,入社村民20户68人,年销售牛羊3.5万头(只),年利润20万元;在镇投资5580万元,建成占地1.2万㎡的雪域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牛羊育肥交易,参与入股交易的42人,年交易牛羊7.7万头(只),利润收入达822万元。
坚持以“三基”建设促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民风民俗和谐带。积极开展日月山民族传统运动会、正月初十集中团拜、慰问老党员、贫困户等活动,呈现邻里团结和睦、精神文化丰富多彩的新气象;建立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29 户贫困户先后脱贫,83名困难学生如愿就学,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把不造谣、不盗窃、不酗酒、不赌博等为内容的“八不十保证”及戒烟戒酒戒盗、禁止赌博、不准无证驾车的“三戒一止一不准”写入《村规民约》,以此规范村民行为,全村大半以上村民戒烟、戒酒,无一人参赌,不仅连续六年没有发生过违法事件,还被冠上了“中国最美乡村”的美名。2016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80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