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深学细悟笃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奋进之姿答好“七张民生答卷”之项目建设答卷
大项目小工程,民生福祉更实了
紧扣建设产业“四地”、打造“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新增长极战略目标,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坚持把项目储备作为“强引擎”,梳理储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林牧水及民生保障领域项目441项132.45亿元,基础设施领域全力推进青藏铁路改线南移、尖共高速、南山隧道、布哈河引调水等交通水利工程,同步建设农业产业园、牛羊肉加工“一体化”项目,构建“基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青海湖景区南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纳入省发改委重大项目储备库,南山观景台观光缆车、湖东种羊场海神亭亲水平台等16个项目争取纳入《环湖12个观景点提档升级规划》,以高质量项目强产业、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加大民生项目投资。教育方面,针对学位供给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投资5.2亿元实施一小迁建、县中学扩建等项目,新增学位1200个,3192套云桌面设备时间教学资源云端共享。住房方面,聚焦群众对宜居环境的期盼,全面启动“百园之城”项目,赛乾公园等46处“口袋公园”让群众开门见绿、出门入园,打造群众“十分钟舒适生活圈”;投资8.6亿元实施二毛家属院、县医院家属院、老旧砖瓦厂等6个保障性住房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立足青海湖水位上涨影响环湖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环湖生态搬迁改善工程全面铺开,推动实现2000多户城镇居民从“有房住”到“住得好”、785户环湖农牧民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基础设施方面,以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为目的,投资1亿元提升改造恰卜恰镇城镇老旧供热、排水防涝、燃气管道等管网43公里,投资1.03亿元修建的恰江公路已投入使用,长达10余年未解决的5条城镇“断头路”已畅通无阻,新建停车场4处1.2万平方米,公共充电站6处、小区充电点12处,切实为6480户城镇居民织牢住、行、水、暖、气保障托底的“幸福网”,一大批民生项目让11个乡镇14.66万群众在安居乐业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74家企业成功入围,政策补贴精准发力。省级剔除家装补贴后补助54.3万元、州级补贴28.2万元、县级补贴40.4万元,通过三级联动补贴机制,带动消费2184.45万元,让家电、数码等市场焕发生机,广大消费者享实惠、企业拓销路,实现多方共赢。加快落实边远乡村快递物流末端补贴执行,完成三级物流体系上行补贴及村级站点运营补贴32.57万元。如今新鲜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商品“入乡入户”都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偏远乡村村民收发快递包裹实现足不出村、触手可及,真正做到“快递到家,便利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