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5-2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民生信息、重点领域(农牧、财政、民政、卫生、食品、住房、教育、体育文化、乡村、) |
共政办〔2023〕66号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共和县2023年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共和县2023年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对照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2023年5月18日
共和县2023年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年
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主题教育以及“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转作风、强本领、重实干、勇争先”专项行动,聚焦城乡低保对象认定不够精准、临时救助审核确认随意性大、政府购买经办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以开展监管效能提升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问题检视、整改提升、完善机制等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监管效能,促进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精准有效落实。
二、主要任务
(一)城乡低保方面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一要全面排查低保申请受理、审核确认、政策落实等情况,集中对“错保”“漏保”和政策执行偏差问题进行排查整治、跟进监管,保障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重点排查整治“错保”问题,保障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重点排查整治“漏保”问题。二要针对“单人保”与“整户保”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对现有单人纳保人员开展全面排查,对家庭其他成员符合救助条件的,要及时按“整户保”纳入救助范围。三要针对符合条件人员应享未享救助待遇问题,全面落实主动发现机制,以2022年以来申请相关社会救助未通过人员和现有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为重点开展排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四要针对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享受救助待遇的问题,重点排查死亡、服刑、资产超标等人员享受低保等情况,将不符合条件人员及时退出低保范围。
(二)临时救助方面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一是围绕临时救助随意性较大问题,重点排查今年以来救助额度明显超出或明显低于困难群众实际救助需求等情况,对超额救助的要及时追缴资金,对救助额度不足的及时给予救助。二是围绕临时救助审核确认程序不规范问题,重点排查拒绝受理救助申请、急难救助时限超期和困难群众反映随意拖延救助时限等情况,对存在救助程序违规违法问题的乡镇,将联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三是围绕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应救未救问题,重点排查部分乡镇今年以来随意停止临时救助,导致救助人数和资金支出较少、甚至“趋零”情况,及时纠正“漏救”“慢救”问题。
(三)政府购买方面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县民政局要会同乡镇民政办共同推进排查整治。一是针对承接方派遣人员家计调查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问题,指导承接方严格履行合同相关规定,加大入户调查力度,精准掌握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针对社会组织权责不清的问题,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承接合同约定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政府购买服务效能。三是针对社会组织主动发现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按月核查社会组织主动发现情况,对未落实主动发现相关要求导致出现“漏保”“错保”等问题的,及时督促承接主体整改提升。
三、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
从2023年5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
(一)精心动员部署(5月份)。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由县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制定全县“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精心部署监管效能提升各项工作,压实责任,明确任务,扎实推进。
(二)综合施策整治(5-10月)。结合主题教育、“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全面检视、排查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整治、强化监督管理。会同乡镇纪委和相关部门对重点领域开展重点督查,推动监管能力提质增效。
(三)总结巩固提升(11月)。各乡镇和县民政局要全面总结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工作,提炼典型经验,固化和推广有效做法,完善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并及时上报州民政局。
(四)注重督促指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抽调骨干力量,下深一线,深入排查,找准问题,提实对策,全面整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县民政局要依托县乡村三级联查、信息平台复核等机制优势,切实加强督促指导、统筹协调等工作,扎实推进排查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附件:“社会救助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重点排查整治和跟进监管事项统计表
序号 | 主要任务 | 问题类型 | 排查发现主要问题 | 问题整改情况 | 具体监管措施 | 建立监管评估机制情况 | |
1 | 城乡低保核查认定 | “单人保”与“整户保”政策执行偏差问题 | |||||
2 | 符合条件人员应享受未享受救助待遇问题 | ||||||
3 | 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享受救助待遇的问题 | ||||||
4 | 临时救助审核确认 | 临时救助随意性较大问题 | |||||
5 | 临时救助审核确认程序不规范问题 | ||||||
6 | 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应救未救问题 | ||||||
7 | 政府购买事务性服务 | 承接方派遣人员家计调查不认真、不仔细, 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问题 | |||||
8 | 社会组织权责不清的问题 | ||||||
9 | 社会组织主动发现能力不足的问题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