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共和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43000000/2024111200001117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1-1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三季度共和县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三季度,共和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占全州的比重为50.9%,增长0.2%,低于全州0.1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了“由负转正”。
四大行业呈现“两增两降”趋势。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30亿元,增长6.0%,增速较二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06亿元,增长150.0%,增速较二季度提高131.0个百分点;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14亿元,下降4.2%,降幅较二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5亿元,下降4.9%,降幅较二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波动不稳。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公路改建工程、动力燃料变革等因素对石油及制品影响较大,石油及制品类降幅扩大。2024年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实现零售额9.40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较二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影响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个百分点,占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0%。
主要商品零售大类呈现“六升三降”。其他未列明商品类、汽车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分别增长86.6%、24.9%、17.1%、14.1%、5.7%、0.5%;日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下降91.6%、11.2%、6.8%。
二、存在主要问题
消费品市场预期减弱,消费者意愿降级。一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不足,导致经济流动活性降低。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更倾向于免费或低价项目产品。二是消费政策覆盖面窄,惠民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消费者很难及时了解知悉,补贴申请流程繁琐导致参与度不高。三是个别企业占比高,为我县“晴雨表”式企业,销售情况对行业影响大,影响消费趋势。
网络消费“外溢”现象突出,实体零售冲击较大。由于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产品丰富廉价,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服装、鞋帽、电器、日用品等轻工产品的需求,而对传统消费业态特别是实体零售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分流。
三、对策及建议
精准服务企业,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对于新入库的企业和个体户应在第一次填报时及时做好指导与解释,切实消除企业疑问;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库,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定期走访,充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对于在库企业,应在报表期及时报送数据,做好统计台账,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联系,做到数出有据、应统尽统。
加强部门联动,紧抓企业新增入库。高度重视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新增入库工作,挖掘新的增长点。联合市监、税务相关部门梳理准四上企业,定时做好更新维护工作,对于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企业走访了解,确保符合标准的企业能及时入库。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发展限上企业,但应注重质量,避免今年入库,明年退库或注销。
倡导就地消费,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生活在共和、消费在共和”的消费理念,采取州县联动,商文体旅融合,政银企协同的方式,积极举办系列促销费活动,留住消费者就地消费,助力全县消费品市场潜能释放。同时培育本土特色龙头企业,推动有特色、高档次产业全面发展,结合电商定期直播推销当地产品,增加企业、群众收入。
立足资源文化禀赋,优化品牌产品结构。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开发各种文创产品,持续长期打好扩内需促消费“组合拳”。立足共和县黄河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区域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结合共和资源文化,开发旅游衍生产品,结合我县的区域特色,整合当地特色产品,打造特产品牌,发挥品牌力量。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