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7-11-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县级文件 |
共政办〔2017〕193号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共和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 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共和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2017-2020)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10月30日
共和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
(2017—2020年)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包虫病防治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家畜包虫病防治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家畜包虫病布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系统防治、群防群控的要求,在倒淌河镇、江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4个乡镇开展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通过示范创建活动探索我县不同地区包虫病综合防治推广模式和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牧部门《关于印发家畜包虫病防治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家畜包虫病布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以中间宿主防治、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家畜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减轻家畜包虫病危害,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力争到2020年使我县家犬的登记管理率达到95%以上,家犬驱虫覆盖率达95%以上,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家畜棘球蚴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2岁以下牛羊包虫病感染率控制在8%以内。
二、工作任务
通过探索建立综合管理措施,扎实落实驱虫、免疫、监测、检疫、无害化处理、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包虫病防治任务,努力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最佳管理形式和防治模式,建立稳定的包虫病防治长效机制,巩固防治成果,使全县家畜包虫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我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县人民政府成立以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及办公室。
组 长:扎 西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沈 建 云 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
成 员:陈 军 恰卜恰镇人民政府镇长
谭 海 荣 龙羊峡镇人民政府镇长
元旦才让 塘格木镇人民政府镇长
南加才让 倒淌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吉 先 加 沙珠玉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 燕 铁盖乡乡人民政府乡长
多 杰 廿地乡人民政府乡长
华 科 切吉乡人民政府乡长
索南东主 黑马河乡人民政府乡长
叶 太 加 江西沟乡人民政府乡长
扎 西 石乃亥乡人民政府乡长
刘 斌 英 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
仁 增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沈建云同志兼主任,仁增兼副主任,工作人员为:尹相虎,贾存清,赵晓娟。为确保我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综合分析评估我县家畜包虫病防治效果考核成效,县人民政府成立以下专家组及办公室。
组 长:刘斌 英 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
成 员:仁 增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白 玉 光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喇 红 青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
王 寿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
叶 万 福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尹 相 虎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吕 望 海 石乃亥乡畜牧兽医站高级兽医师
赵 成 全 江西沟乡畜牧兽医站兽医师
尼玛扎西 倒淌河镇畜牧兽医站兽医师
多杰冷主 黑马河乡畜牧兽医站助理兽医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刘斌英同志兼主任,仁增兼副主任,尹相虎同志具体负责全县11个乡镇包虫病防治工作信息的统计上报、犬驱虫药品发放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实施阶段
2017年10月至2020年底,以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4个乡镇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
(一)第一阶段(2017年10月—12月底):全面部署,广泛动员。及时召开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安排部署包虫病防治工作任务,制定下发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县农牧部门按照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部门协作,组织力量深入乡镇督查包虫病防治开展进度,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广泛宣传发动。
(二)第二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深入查找,立行立改。县级农牧业务部门结合实际详细制定检查事项,内容和标准要求。县级专家组深入乡镇对包虫病防治工作要认真对照检查,在查找过程中发现防控措施不力,档案资料不全等不符合要求的,要严格落实自查自纠和补救措施,若出现漠不关心,视而不见,重视程度不高的,对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家畜包虫病防治专家组,按照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家畜包虫病防治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家畜包虫病布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刻梳理我县家畜包虫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及近三年取得的工作成效。
(三)第三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2月):整改提高,中期评估。根据省农牧厅下发的《方案》要求,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按照“科学、定量、随机”的原则,开展家犬的登记管理,驱虫密度和效果、羔羊免疫密度和效果考核、检疫监督、犬粪和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农业部、省县中期评估工作,并予以通报,确保如期实现计划目标。
(四)第四阶段(2019年1月—2020年6月):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将环湖4乡镇畜间包虫病防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期间取得的好方法、好经验向全县推广示范,着力推进全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使全县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五)第五阶段(2020年6月—12月):全面总结,终期评估。对全县家畜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农业部、省级终期验收和评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差距,建立健全包虫病防治长效机制,将全县家畜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五、示范内容
(一)机构队伍健全,防控工作组织基础扎实。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防控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防治工作队伍。积极理顺乡镇兽医站管理体制,争取条条管理,强化防治一线的“桥头堡”。成立县级包虫病防治领导机构,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家畜包虫病防治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落实。要组建专家队伍,做好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提升兽医实验室实验设备,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包虫病防治的联点指导工作,强化人员培训,使防治人员的知晓率达到100%。村级免疫注射、驱虫等工作要有专职人员。
(二)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防治工作报告制度、犬只驱虫登记管理办法、制定犬只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牲畜包虫病病害内脏无害化处理办法、督促检查制度、防治效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防控长效机制,确保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三)经费投入稳定,各项工作保障完善。在明确工作重点任务的同时,除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加大县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宣传培训强化,群防群控氛围浓厚。按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接受、愿意办”的原则,培养一批双语宣讲骨干,组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习惯养成活动,做到县有宣讲队、乡镇有宣讲骨干、村有宣讲员、户有明白人。开展“一户一卡”宣讲活动,确保宣讲工作取得实效,使包虫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构建防治包虫病人人有责的全民总动员新局面。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开发制作藏汉双语的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单、明白纸、制作宣传视频,制作含包虫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实用小物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彩信、短信、微信等媒介开展防治包虫病的相关政策、防治措施、工作动态、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编制和发送包虫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防治工作进展等彩信、短信,每月发送一次,持续开展宣传干预活动,定期编写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在乡村公路沿线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语牌;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畜牧兽医站、屠宰场和集市等场所张贴宣传画,利用各种会议及文化、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广泛传播和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根据本县实际注重干部(领导)、农牧民、犬主和屠宰人员、儿童与学生和村级防疫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五)技术路线清晰,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家畜包虫病防治方面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犬只登记管理和驱虫工作到位。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规范登记管理办法,对家犬实施全面的登记管理,统一建档,栓养或圈养,对犬只定期驱虫:做到“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二是染疫犬、无主犬和流浪犬处理到位。强制处理染疫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无主犬、流浪犬实施处理措施,建立犬只尸体处理机制。三是新生羔羊免疫措施到位。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4个乡镇对8周龄以上的新生羔羊使用“羊棘球蚴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接种,一个月以后强化免疫一次,此后每年强化免疫一次,并做好免疫预防登记工作。四是牲畜屠宰管理到位。实行牲畜定点屠宰,规范屠宰行为,病害脏器统一实施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畜处理及监管的长效机制。五是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督工作到位。按规定对调运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监管,严格按屠宰检疫规程实施屠宰检疫,落实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的规定,严禁牲畜病害内脏直接喂犬。六是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到位。每年定期开展犬驱虫防治效果检测,年剖检家犬不少于6条,监测犬粪抗原样品不少于80份。在实施羊棘球蚴基因工程疫苗免疫的环湖四乡镇,每年定期开展免疫效果防治检测,年监测血清样品不少于180份。每年组织开展家畜包虫病感染调查工作,年监测羊不少于150只,牛100头。
(六)痕迹化管理规范,防治工作档案资料齐全。各乡镇对犬的登记管理、标识佩戴、驱虫管理、犬粪无害化处理、检疫监督、病患脏器无害化处理、宣传培训、各项制度制定、防治效果监测等各项工作实行痕迹化管理,档案资料统一、规范、齐全。固定专人按要求进行包虫病防治信息报送工作,报送内容主要包括驱虫、免疫、检疫、无害化处理、宣传培训、感染调查、防治效果监测等内容。
(七)积极探索创新,防治工作呈现地区特色。在完成上述综合防控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特点,侧重做好环湖四乡镇及龙羊峡镇、塘格木镇,沙珠玉乡等7个乡镇的家畜包虫病防控措施,体现本地区特色或创新防控管理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农牧部门要重视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并将示范县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抓好推进落实。对照方案,抓紧时间安排部署,全面部署示范县的建设工作,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建立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及时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各类档案。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农牧部门要明确建设内容以及工作重点,分阶段加强检查,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