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共和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文件>县级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01-2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县级文件

共政办〔2022〕12号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共和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 先进单位活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4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藏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制定《共和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2022118


共和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健全基层中藏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切实做好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加快推进中藏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健全基层中藏医药卫生服务网络,突出抓好基层中藏医工作,提高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认真开展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二、领导小组

         长: 琳 琼    副县长

     副组长:索南项欠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项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员:尹 炳 庆    县编办主任

万玛东智    恰卜恰镇政府镇长

   珉    龙羊峡镇政府镇长

仁青才让    倒淌河镇政府镇长

        塘格木镇政府镇长

格 加   江西沟镇政府镇长

诺日坚赞   黑马河镇政府镇长

   西   石乃亥镇政府镇长

             得 财   切吉乡政府乡长

海 娟   沙珠玉乡政府乡长

太 加   铁盖乡政府乡长

适 烧   廿地乡政府乡长

             苏 海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羊本才让   县教育局局长

耀 庭   县财政局局长

志 飞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建 云   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         

   增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才项多杰   县医疗保障局局长

才郎东智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才项同志兼任,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工作目标

按照《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细则》,结合我县基层中藏医药工作重点,完善基层中藏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全面提高中藏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促进我县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开展中藏医药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顺利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四、工作任务

按照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要求,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共同推动中藏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共和县中藏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县财政逐年提高中藏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中藏医建设。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中充分发挥中藏医药作用,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应用中藏医药服务。

(二)完善服务网络。积极完善中藏医药服务网络,加大对县中医院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加强中藏医科和中藏药房建设;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名中藏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运用中藏医药技术群众提供中藏医药服务。

(三)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中藏医药大中专毕业生,进一步提升全县中藏医药人员素质,做好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三基训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人才骨干培训等工作。鼓励西医学中藏医,开展乡村医生中藏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藏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认真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中藏药应用水平。

(四)提升服务能力。续开展省级和县级重点中藏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积极引进和推广中藏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藏医科研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中藏医药科研课题,特别针灸推拿康复科、脾胃科等基础较好的学科建设上,要进一步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全县医疗机构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机制。

(五)广泛发挥作用。乡镇卫生院要积极利用中藏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广泛开展中藏医药健康教育和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城乡居民中藏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制定医药保健处方,运用中藏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发挥中藏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预防工作。

(六)突出文化建设。加大对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力度,推动中藏医药文化体系建设。在全县医疗机构建设中藏医诊疗特色区域,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藏医药文化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中藏医药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认识、认同、使用感受中藏医药文化。

五、职责分工

县卫生健康局要将中藏医药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县中藏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中充分发挥中藏医药的作用,引导参合人员选择运用中藏医药服务。落实政府对县藏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完善有利于发挥中藏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建立中藏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并纳入对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建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开展中藏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体推动中藏医药工作协调发展,积极宣传中藏医药文化知识,做好中藏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县委宣传部要做好中藏医药文化传播工作,宣传中藏医药文化。

发展和改革要将中藏医药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

县财政局要保障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必要的经费。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大中藏医药人才的引进力度。

县医疗保障局要将符合条件的中藏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县农牧和科技局要对中藏医药科研项目实行倾斜,加大对中藏医药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品现场的中藏药质量监管。

县教育局要按照《共和县中藏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做好中藏医药文化进校园知识讲座和中藏医药文化传播。

县医共体总院要落实对基层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建立与各分院的人员帮扶和合作机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制定实施常见病中藏医临床诊疗方案,提高中藏医药服务比例。

各分院(乡镇卫生院)均要设置中藏医馆和中藏药房,达到《乡镇卫生院中藏医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立1个以上中藏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它中藏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藏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藏医药综合服务区。

村卫生室要配备相关中藏医诊疗设备,积极提高中藏医药服务比例,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创建工作实施步骤

(一)筹备谋划阶段(20221—20223月)

成立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对照建设标准加强调研,制定共和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分工。

(二)动员部署阶段(20221—20224月)

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动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明确创建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目标、步骤及保障措施,把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列入县、乡镇两级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三)推进实施阶段(20224—202312月)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领导,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政策落实、资料整理等工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促,对照创建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四)评估验收阶段(20241— 20243月)

结合我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际,查找不足短板,针对性地研究改措施,迎接国家中藏医药管理局对我县创建全国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验收。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发展中藏医药事业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及上级关于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将中藏医药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本地区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在成立共和县创建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研究部署创建工作。

(二)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县卫生健康局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要对全县中藏医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经常性开展督促、指导;发改、财政、人社、医保、市监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中藏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宣传国家、省有关中藏医药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创建基层中藏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主题,及时宣传我县出台的一系列中藏医药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在乡镇、医院建立中藏医药工作宣传阵地,积极普及中藏医药知识,向群众广泛宣传医药文化内涵,宣传中藏医药防病治病理念、知识和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中藏医药进行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