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共和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文件>县级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05-2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县级文件

共政办秘〔2023〕21号 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 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已经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519        

 

 

 

 


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

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政府办公《海南州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南政办秘202335号)和全省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精神,配合州委、州政府加快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全力做好旅游旺季各项准备工作,推动全旅游行业强势复苏,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定在全范围开展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州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建设进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责任导向,全力备战旅游旺季,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提高我旅游行业服务品质和服务标准,持续提升碧波荡漾青海湖·共舞和美欢迎您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元旦才让    县人民政府副

副组长:    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

 员:万玛东智    恰卜恰镇人民政府镇长

       龙羊峡镇人民政府镇长

才郎东智    倒淌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塘格木镇人民政府镇长

诺日坚赞    黑马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江西沟镇人民政府镇长

仁青多杰    石乃亥镇人民政府镇长

    切吉乡人民政府乡长

    沙珠玉乡人民政府乡长

拉毛央增    铁盖乡人民政府乡长

    廿地乡人民政府乡长

    发展改革局局长

羊本才让    教育局局长

    公安局政委

耀     财政局局长

       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局长

    生态环境局局长

    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交通运输局局长

        县水利局局长

仁青才让    农牧和科技局局长

       卫生健康局局长

    应急管理局局长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乡村振兴局局长

       税务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体旅游广电局,安进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衔接沟通专项行动日常事宜。

三、行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12427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行动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重点任务,安排部署全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倒排时间、倒逼责任,形成责任链条。

(二)摸排整治阶段(427515日)。全面摸,查找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补齐重点服务短板,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压实工作责任,限期整改到位。

(三)整改验收阶段(515531日)。加强跟踪督办、分类实施、统筹落实和情况调度,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检验、反馈交账的工作闭环机制。成立整改验收组,对工作成效进行督导验收确保整改不到位不松劲、验收不过关不销号。

(四)巩固提升阶段(5311031日)。对标整改验收阶段反馈的问题清单,全面查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研究排查不彻底、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实现挂图作战抓进度、倒排工期抓推进、巩固提升抓落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五)总结经验阶段(111121日)。梳理、提炼、归纳专项行动经验和规律,全面总结推广在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有效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四、工作任务

(一)扎实开展十大整治行动

1.开展安全环境大整治。以旅游行业存在的消防、游乐设施设备、自建房等安全隐患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安全治理,确保游客的旅行安全。重点整治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接待点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特种设备未经使用登记、未经检验、未开展试运行等隐患自查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观光摆渡车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星级旅游饭店和民宿、社会宾馆、娱乐场所等存在消防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客的导流、分流、截流应急处置不到位等问题;突发自然灾害,山洪、泥石流多发地段,道路易坍塌地段、重点防范鼠疫易发地区、可能出现的突发疫情预警性、预判性不足及局部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涉旅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不全、应急预案等安全制度未建立健全等问题。

2.开展市场环境大整治。以旅游行业意识形态和民族宗教管理不规范、旅行社经营不规范、私设景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切实强化底线红线意识。重点整治导游讲解和A级旅游景区解说词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旅行社违法违规开展零负团费、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宣传、使用无证导游、租用无营运资质车辆、未与游客签订标准旅游合同、行前说明不到位等问题旅游景区周边特别是青海湖景区周边私设景点扰乱旅游秩序问题;垄断经营,破坏旅游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

3.开展卫生环境大整治。以景区、旅游厕所、道路沿线等旅游卫生环境不达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为重点,加强旅游行业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保护治理,为游客创造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重点整治部分地区旅游厕所水电供应不足、厕所陈旧损坏、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不达标、运维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旅游景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刻乱画等问题;景区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湖泊水源不到位和垃圾、污水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星级旅游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旅游餐饮普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落实限塑要求不严格的问题;旅游沿线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沿路违章建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水渠、残垣断壁、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牌、发布虚假广告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4.开展治安环境大整治。以旅游行业强迫交易为重点,加强旅游环境治理,切实净化旅游服务环境。重点整治旅游景点拍照、骑马时强迫消费等问题;个别景区及周边有游客纠纷及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高速公路碰瓷问题;景区周边停车场乱收费强收费等行为。

5.开展餐饮环境大整治。以部分餐饮行业存在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不达标、天价餐饮欺客宰客、餐饮浪费、旺季前餐饮配套准备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为重点,加强餐饮行业管理,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餐饮服务。重点整治步行街、小吃一条街等旅游餐饮服务集中街区的餐饮标识不清、服务质量不高、部分街区脏、乱、差等问题;旅游餐饮消费价格违法、计量违法、未明码标价、价格虚高等问题;旅游餐饮及景区售卖食品不卫生、食品过期等问题;餐饮环境卫生不整洁规范,从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不亮证亮照经营,防蝇防鼠防虫不到位,餐具清洗消毒不合格,餐厨垃圾乱排乱倒,油烟不按要求净化排放等问题;星级旅游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旅游餐饮不配置使用公筷公勺、存在一次性餐具白色垃圾污染、餐饮浪费八种不规范、不文明、不卫生等问题。

6.开展住宿环境大整治。以旅游住宿业存在的服务质量不高、落实各项制度不严、旺季前配套准备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重点,规范旅游住宿管理,为游客提供放心、安全的住宿环境。重点整治社会宾馆、星级旅游饭店未明码标价、价格虚高等问题;星级旅游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不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食品留样不全等问题;社会宾馆、家庭旅馆、民宿冒用星级称谓和星级标识,从事虚假宣传、误导欺诈消费者等问题。

7.开展交通环境大整治。以解决旅游道路交通疏堵保畅、旅游客运车辆、非景区观光公路等旅游交通难点堵点问题为重点,加强交通+旅游管理,打造更安全、更顺畅、更整洁的旅游交通线路。重点整治旅游黑车非法营运问题;旅游客运运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旅游客运车辆超速超员,旅游客运车辆驾驶人员疲劳驾驶、危险驾驶,司乘人员及乘客不系安全带等问题;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不严格、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乡村旅游道路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问题;网红公路停车打卡拍照易引发交通事故等问题。

8.开展景区环境大整治。A级旅游景区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为重点,强化A级旅游景区管理,打造A级旅游景区新风貌。重点整治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意识不强、交通设施不完善、安全警示标牌设置不到位等问题;A级旅游景区及游客服务中心导览图和标识牌指示不清、公共休息设施布局不合理、游客体验度不高等问题。

9.开展购物环境大整治。以整治旅游市场价格虚高、欺客宰客、无证无照经营等为重点,规范旅游购物场所经营秩序,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重点整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商标违法、专利侵权、商业贿赂以及强制和变相强制、诱导、欺骗游客购物等问题;擅自经营旅游购物黑店、旅游车辆及导服人员车上私自兜售旅游商品等问题;户外俱乐部、徒步群、购物送旅游等非旅游企业变相开展或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问题。

10.开展娱乐环境大整治。以旅游娱乐相关经营不规范、娱乐经营内容不合法不合规等为重点,规范娱乐市场秩序,切实营造健康娱乐氛围。重点整治娱乐场所点歌系统播放文化旅游部黑名单曲目、点歌系统曲库连接不规范等问题;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落实未成年人禁入不严格、不到位等问题;旅游景区及演出场所未经审批从事演出活动等问题。

(二)深入开展“服务大提升”行动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健全景区游客服务网络体系,修建完善休闲绿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自驾房车营地、低空飞行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5G网络等基础服务设施在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开通直达重要景点的客运班线,积极推广一站式汽车租赁服务,完善公路沿线适宜地段观光停靠点、服务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打造景观优美、特色鲜明、体验性强、带动性大、距离适度的生态旅游风景道,高标准建设旅游道路构建旅游县特色旅游乡镇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旅游乡村级旅游目的地体系,引领和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住建、林草、农牧业、商贸、体育、医药、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生态教育、自然体验、康养度假、文化创意、旅游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催生品牌赛事、健身休闲、户外运动、赛事观摩、体育旅游、乡村旅游、挑战探险、民俗体验、高原康养、藏医药浴等新业态。

3.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扎实推进5A景区创建、4A景区提质、3A景区提级工作,特别是加快创建龙羊峡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建设一批四星级以上酒店和高端民宿,建设黑马河日出之城旅游综合体项目积极打造精品旅游大环线、寻根探源经典旅游线、自驾露营旅游线、冬季冰雪大世界经典旅游线等;推广应用青海旅游服务APP,建立文化旅游市场标准化、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八个一活动,即:确定一个特色化的宣传品牌、出品一部高质量的宣传片、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派出一支高水平的巡演队伍、投放一批较强吸引力的宣传广告、开展一批高品质的文旅活动、创作一首唱响国内外的宣传歌曲、推出一位德艺双馨的形象大使。丰富青海湖景区业态,打造生态旅游体验区,配合省、州有关单位谋划建立滑冰场、滑雪场、滑草场、跑马场、冰雕等旅游项目。

4.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域内重点景区和重要路段设立医疗服务站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提供医疗救治、应急救援服务培训车站等交通枢纽医务人员,建立医疗服务志愿者队伍,组织制作共和生态旅游健康安全宣传片,积极探索在车站、景区发放健康医疗包,并为游客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产业产品协同机制、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推动旅游服务国际化、标准化、数字化,提升景区、住宿、餐饮、交通、旅行社、娱乐购物等行业国际服务水准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全旅游市场、旅游主体、旅游从业人员纳入信用体系管理,对违规企业主体和人员进行通报处罚,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乡镇、各部门一把手对此次专项行动负总责、亲自抓,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按时间节点、阶段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注重部门联动,理顺工作思路,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力争在旅游旺季前做足准备、夯实基础、持续发力,确保行动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乡镇、各部门要立足职能定位抓紧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工作闭环管理,确保旅游整治工作落地见效。要强化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督责任,着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厕所、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全面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对开展工作进展缓慢、推诿扯皮、排查不实的予以通报,对工作中失职失责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三)加强宣传引导。乡镇、各部门要聚焦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建设,推动全县旅游行业强势复苏,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旺季准备工作水平任务目标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提炼形成共和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要建立高效有力的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公布举报电话,高效应对舆情,迅速处理投诉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四)严格督促指导。各部门要加强专项行动督导检查,形成常态化回头看机制,防反弹、防隐患。采取明察+暗访形式,重点对整治中、整治后旅游市场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检查工作以实地检查、查看资料、走访调研、开展座谈等形式进行,确保督查不走过场、不留隐患,全面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附件: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任务清单

 

 

 

 

 

 

 

附件

 

共和县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任务清单

项目

工作任务

序号

整治重点

责任单位

备注

 

 

 

 

 

 

 

 

十大

整治

行动

 

 

 

 

 

 

 

 

 

 

 

 

 

 

 

 

 

 

 

 

 

 

 

十大

整治

行动

 

 

 

 

 

 

 

 

 

 

 

 

 

 

 

 

 

 

 

 

 

 

 

 

 

 

 

 

十大

整治

行动

 

 

 

 

 

 

 

 

 

 

 

 

 

 

 

 

十大

整治

行动

 

 

 

 

 

安全环境大整治

1

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接待点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特种设备未经使用登记、未经检验、未开展试运行等隐患自查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问

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2

观光摆渡车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交通运输局、市场监

 

3

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星级饭店和民宿、社会宾馆、娱乐场所等存在消防及其他安全隐患

文体旅游广电局、应急管理局、消防

 

4

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客应急处置不到位等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应急管理

 

5

突发自然灾害预警性、预判性不足

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

 

6

涉旅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不全、应急预案等安全制度未建立健全

直各相关部门

 

市场环境大整治

7

导游讲解和A级旅游景区解说词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文体旅游广电局

 

8

旅行社违法违规开展零负团费、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宣传、使用无证导游、租用无营运资质车辆等问题

交通运输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9

旅行社行前说明不到位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

 

10

旅游景区周边特别是青海湖景区周边私设景点扰乱旅游秩序

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11

垄断经营,破坏旅游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

市场监

 

卫生环境大整治

12

部分地区旅游厕所水电供应不足、厕所陈旧损坏、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不达标、运维经费保障不足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

 

13

旅游景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刻乱画等问题

住房城乡建设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14

景区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湖泊水源不到位和垃圾、污水处理不及时问题

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15

星级旅游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旅游餐饮普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落实限塑要求不严格问题

发展和改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16

旅游沿线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沿路违章建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水渠、残墙断壁、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牌等管理不到位问题

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交通运输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

 

治安环境大整治

17

旅游景点强迫交易行为

公安局

 

18

景区及周边游客纠纷及公共安全隐患问题

 

19

高速公路碰瓷行为

 

20

景区周边停车场乱收费、强收费等行为

 

餐饮环境大整治

21

步行街、小吃一条街等旅游餐饮服务集中街区的餐饮标识不清、服务质量不高、部分街区脏、乱、差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市场监

 

22

旅游餐饮消费价格违法、计量违法、未明码标价、价格虚高等问题

市场监

 

23

旅游餐饮及景区售卖食品不卫生、食品过期等问题

 

24

餐饮环境卫生不整洁规范,从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不亮证亮照经营,防蝇防鼠防虫不到位,餐具清洗消毒不合格,餐厨垃圾乱排乱倒,油烟不按要求净化排放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市场监

 

25

旅游星级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旅游餐饮不配置使用公筷公勺、存在一次性餐具白色垃圾污染问题

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26

旅游餐饮、住宿中存在餐饮浪费八种不规范、不文明、不卫生行为

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住宿环境大整治

27

社会宾馆、旅游星级饭店未明码标价、价格虚高等问题

县发展和改革局市场监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28

旅游星级饭店、民宿、乡村旅游接待点、社会宾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不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食品留样不全等问题

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市场监

 

29

社会宾馆、家庭旅馆、民宿冒用星级称谓和星级标识,从事虚假宣传、误导欺诈消费者等问题

公安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市场监

 

交通环境大整治

30

旅游黑车非法营运行为

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31

旅游客运运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

交通运输局

 

32

旅游客运车辆超速超员,旅游客运车辆驾驶人员疲劳驾驶、危险驾驶,司乘人员及乘客不系安全带等问题

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33

乡村旅游道路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问题

交通运输局

 

34

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不严格、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

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35

网红公路停车打卡拍照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问题

 

景区环境大整治

36

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意识不强、交通设施不完善、安全警示标牌设置不到位等问题

住房城乡建设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37

A级旅游景区及游客服务中心导览图和标识牌指示不清、公共休息设施布局不合理、游客体验度不高等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

 

购物环境大整治

38

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商标违法、专利侵权、商业贿赂以及强制和变相强制、诱导、欺骗游客购物等问题

市场监

 

39

擅自经营旅游购物黑店、旅游车辆及导服人员车上私自兜售旅游商品等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监

 

40

户外俱乐部、徒步群、购物送旅游等非旅游企业变相开展或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行为

市场监

 

娱乐环境大整治

41

娱乐场所点歌系统播放文化旅游部黑名单曲目、点歌系统曲库连接不规范等问题

文体旅游广电局

 

42

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落实未成年人禁入不严格、不到位等问题

 

43

旅游景区及演出场所未经审批从事演出活动等问题

 

45

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开通直达重要景点的客运班线,积极推广一站式汽车租赁服务

交通运输局

 

46

完善公路沿线适宜地段观光停靠点、服务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旅游风景道

县发展和改革局交通运输局

 

47

构建旅游县特色旅游乡镇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旅游乡村)级旅游目的地体系,引领和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文体旅游广电局

 

 

 

 

 

 

 

 

 

 

四大提升行动

 

 

 

 

 

 

 

 

 

 

 

 

 

 

四大提升行动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大提升

48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住建、林草、农牧业、商贸、体育、医药、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生态教育、自然体验、康养度假、文化创意、旅游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催生品牌赛事、健身休闲、户外运动、赛事观摩、体育旅游、乡村旅游、挑战探险、民俗体验、高原康养、藏医药浴等新业态

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和科技局、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县自然资源和业草原局、乡村振兴局

 

丰富优质产品供给促进服务大提升

49

扎实推进5A景区创建、4A景区提质、3A景区提级工作,培育建设一批四星级以上酒店和高端民宿

县创建龙羊峡5A级旅游景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文体旅游广电局

 

50

建设共和县黑马河日出之城旅游综合体项目

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黑马河镇人民政府

 

51

打造内精品旅游大环线、寻根探源经典旅游线、自驾露营旅游线、冬季冰雪大世界经典旅游线

文体旅游广电局

 

52

编写共和县旅游攻略,建设共和县旅游服务APP,建立文化旅游市场标准化、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

 

53

开展八个一活动

 

54

共和县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旅游环线

 

55

丰富环湖景区业态,打造生态旅游体验区,谋划建立滑冰场、滑雪场、滑草场、跑马场、冰雕盐雕等旅游项目

 

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服务大提升

56

在重点景区和重要路段设立医疗服务站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提供医疗救治、应急救援服务

交通运输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局

 

57

建立车站等交通枢纽医疗服务志愿者队伍,培训医务人员。组织制作高原旅游健康安全宣传片,积极探索在车站、景区发放高原健康医疗包,并为游客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交通运输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

 

58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产业产品协同机制、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考核激励机制

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59

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助推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税务局

 

60

严格按照海南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文体旅游广电局

 

61

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将全旅游市场、旅游主体、旅游从业人员纳入信用体系管理,对违规企业主体和人员进行通报处罚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