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探索“文化+”模式 勾勒文旅新画卷
来源:共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14 14:35:3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近年来,共和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导向,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旅游消费升级,让文旅消费“活起来”“火起来”,促进县域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旅游”之姿做“诗和远方”的缔造者。推进青海湖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深度挖掘祭海文化、伏俟城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文宝洞、青海湖、隆宝赛乾等人文资源禀赋,新建以“油菜花”为主的大地艺术观景点,更好展现当地特色文化魅力。加快创建龙羊峡5A级旅游景区,推出“龙羊湖畔渔火情·恰恰湾中逍遥游”精品旅游线路,点燃群众出行热情,让更多“老地方”成为“热地方”。同时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水平,加快完善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健康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49.88万人次,同比增长21.74%,实现旅游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20.23%。以“文化+生态”之姿做“山宗水源”的献礼者。坚持“生态高于一切、优于一切”的底线思维,积极谋划争取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深入开展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生态工程,实现文化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挖掘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清洁海南”和“禁塑”行动,增强城乡绿化力度,深入推进区域垃圾焚烧项目,大力整治农牧区人居环境和集镇背街小巷卫生,努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开展“清洁海南”环境整治行动478次、清理垃圾591.22吨,拆除残垣断壁、破旧房屋、帐篷铁架等23处。以“文化+非遗”之姿做“焕发生机”的守护者。持续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非遗展示展览、“非遗+文创”推广、非遗网络课程、在线看展览等活动50次,线上浏览惠及各族群众近20万人次,让线上非遗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动力。通过线下组织全县非遗工坊、协会、传承人开展非遗舞台项目展演、非遗大集、文物非遗宣传活动,利用春节、“中国旅游日”“和美共和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认证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世界纪录,让社火、扎念弹唱、则柔等非遗项目不断融入现代生活,辐射式扩展共和非遗知名度。以“文化+体育”之姿做“全民参与”的践行者。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承办环湖赛、抢渡黄河挑战赛、西北五省篮球挑战赛、“彩虹跑”等体育赛事,有机融合民族特色表演、民族特色产品等内容,切实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赛事与“农体文旅商”多元融合发展。同时积极筹措经费,向二建小区、西沟台健身广场、东巴村等小区、广场、村社发放健身器材,进一步拓展居民活动空间,增强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性,丰富居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0余次,吸引群众参与2.5万人次;累计配发健身体育器材156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