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共和>生态共和>详细内容

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推动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共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4-09-25 10:53:5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鱼决策部署,切实保护好青海湖渔业资源,持续巩固封湖育鱼工作成果,今年以来,共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扛牢源头担当,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推动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显实绩、见实效。

提前谋划抓部署,做实做细前期工作。

 在洄游季来临之际,迅速启动部署,制定《2024年夏秋季青海湖裸鲤洄游期保护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结合青海湖裸鲤洄游习性和河道特点,将环湖南岸17条洄游河道科学划分10条一般洄游河道、6条重点洄游河道、1条特重点洄游河道,按照河道搁浅等级科学设置固定昼夜值守救护点12个,购置值守帐篷、救护搁浅湟鱼网具等必要所需物资,利用2024年渔业发展补助资金,聘用12名渔政协管员,倾力守护青海湖裸鲤产卵通道。此外,针对环湖地区旅游旺季任务繁重、执法力量不足等情况,及时调配其他两支执法队工作人员充实环湖执法力量,大力开展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工作。

全面排查强措施,保障湟鱼洄游顺畅。

紧盯洄游季重点区域、重点河道,采取以“工作日+节假日、白天+夜间、水上+岸上”等巡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易造成湟鱼搁浅死亡洄游河道逐一进行排查。针对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的河水断流、湟鱼搁浅情况,及时组织发动辖区村社干部及群众,通过拉网、水桶提、水盆端等方式,将搁浅产卵亲鱼体及时运送到入湖主河道,确保洄游期搁浅的青海湖裸鲤及时得到救助。期间,巡查沿线重点湖道45次,出动执法人员232人次,巡查里程3360公里,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组织辖区村社干部及群众开展湟鱼搁浅救助4次,救助搁浅青海湖裸鲤3万余尾,因解救措施及时,尚未出现大量青海湖湟鱼死亡事件。

联勤联动聚合力,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结合“渔政亮剑2024”、夏秋洄游期重点环节,紧盯大水桥市场、环湖集镇餐饮宾馆、151风情小镇、涉渔村社等重点区域,积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农牧等部门,通过线索摸排、昼夜值守、湖面巡逻、水面清网等方式,深挖细查青海湖流域涉渔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运输、收购、加工、销售等破坏青海湖裸鲤资源的违法行为,从源头切断青海湖裸鲤“黑色”产业链。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35余次,出动执法车辆90余辆次,出动执法人员405余人次,检查沿湖各类经营主体700户,查处非法捕捞案青海湖鲤鲤行政案件2起,协同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非法收购、贮藏、加工案件3起,查获青海湖裸鲤331尾86.445公斤(鱼鳔2.16公斤)。

线上线下齐发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把强化宣传教育作为提升群众思想认识的有力抓手,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共和融媒等资源,扩大信息资源宣传覆盖面,线下通过举办法治宣讲、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禁捕法律法规、有奖举报等政策措施,以“全民参与”营造“全域保护”新态势。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讲活动6次,摆放展板15块,悬挂横幅15条,张贴海报1600余张,发放宣传册1200余份,签订《保护青海湖湟鱼承诺书》共700余份,在班禅拉泽景区、东格尔观鱼台、151景区及重点洄游通道增设警示牌23个,并借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运营商,向广大群众和游客发送保护湟鱼公益短信,全力营造“湖中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共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紧紧围绕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鱼工作任务,严格落实执法主体责任,全面构建“乡镇+综合执法+公安+市监”联动体系,采取常规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巡查相结合方式,全链条打击非法捕捞、销售、食用青海湖裸鲤等违法行为,全力打好禁捕禁渔持久战、攻坚战,推动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向好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