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历史
古为羌地,汉属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建都“伏俟城”。唐属吐蕃地,宋属厮,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清属西宁府、贵德厅。民国元年(1912年)归西宁、湟源2县,1929年从西宁、湟源2县析置共和县,直属青海省。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共和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
2000年,共和县辖1镇、12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9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恰卜恰镇 30833 恰卜恰乡 8124 廿地乡 3967 沙珠玉乡 6173 英德尔乡 4232 铁盖乡 5774 曲沟乡 7161 东巴乡 3987 倒淌河乡 11336 江西沟乡 5504 黑马河乡 4490 石乃亥乡 6038 切吉乡 8142 龙羊峡虚拟镇 3258 塘格木农场虚拟乡 2955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共和县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倒淌河乡,设立倒淌河镇。2001年底,全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2001年底,共和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个村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9个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铁 盖 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 巴 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曲 沟 乡 驻麻尼磨台,辖11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 地 乡 驻廿地村,辖5个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大包,辖4个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 吉 乡 驻东科,辖8个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
2003年底,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10个居委会、93个村(牧)委会。人口122845人。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居民委员会),9个村(牧)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1个居委会(倒淌河居委会),9个村(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龙羊峡镇 驻龙羊峡,辖2个居委会(龙羊峡镇第一、第二),13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黄河村、兴龙村)。
铁盖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巴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村(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牧)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地乡 驻廿地村,辖5个村(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村(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村(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达仓,辖4个村(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吉乡 驻东科,辖8个村(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2005年,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英德尔乡、铁盖乡、廿地乡、东巴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
2006年8月,共和县撤销英德尔乡,设立塘格木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原塘格木农场场部所在地塘格木,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东巴乡,并入恰卜恰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