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愿景行则至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7 09:51:13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在海南州,无论是置身城镇街道,还是地处农村牧区,最强烈的感受莫过于道路交通的巨变。如今,从州府所在地共和县恰卜恰到省城西宁,或是到贵德、贵南、兴海、同德五县,均已实现“两小时公路经济圈”。
2024年,海南州委、州政府按照“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要求,着力投资和质量管理“两轮驱动”,形成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州级干线为主线、以农村公路为辅线的对外连接周边省州、对内畅通城乡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构建起方便快捷的区域“大交通”格局。

以贵南县为例,该县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创建视为驱动乡村振兴、提升民众福祉的关键途径,致力于实现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为乡村振兴铺设了一条宽广的大道。秉承“农村公路+”的融合发展策略,贵南县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及旅游景区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实施“五个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即行业资金补助、政府债券申报、衔接资金帮扶、援建资金支援及县级财政自筹,2024年成功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1.03亿元。截至目前,全县75个行政村已实现100%的通公路率和县乡油路通达率,村级硬化道路覆盖率亦高达90%。过去一年,海南州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建设线路与标准,构建了布局合理的农村公路网络,显著增强了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全州共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8.26亿元,同比增长44.7%,新改建农村公路854.26公里,其中包括共和县铁盖乡至G572沿黄公路、兴海县曲什安至龙藏乡公路等重点项目,并启动了S307共和县恰卜恰至青海湖151景区上下山段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及S217同德县秀麻乡至豆后索公路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多个乡镇和建制村的交通难题,惠及7803户、39015人。此外,我州还强化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共和县全力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形成了财政投入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通过强化日常养护检查考核,加快实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在此基础上,海南州提升道路隐患排查处置能力,针对养护重视不足、资金落实不到位、养护人员匮乏等问题,加强资金筹措和养护技能培训。年内争取到养护资金996.76万元,开展“路长制”专题培训,并完成1540.27公里列养路段的日常巡查和病害防治。共和县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了专业县级养护队,配备了乡村护路员,并在汛期及时上报并处置风险隐患,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2024年,州交通运输局建立“县道县养、乡道乡(镇)养、村道村养”的工作机制,明确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及乡(镇)政府、村委会的管理养护职责,并建立了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通过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巡查和养护监管,确保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状态。目前,全州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6779.648公里,日常养护补助资金为3076.02万元。同时,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在交通建设领域,海南州始终贯彻生态环保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同》与《施工合同》的“双合同”管理机制,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设备。今年共实施了6项“四新”技术项目,建设里程达316.1公里,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外,海南州在农村公路管理、巡网融合发展、道路交通安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以及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农村公路项目代建,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全面推行巡网融合,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道路客运服务;通过建立五项机制有效应对极端恶劣天气;通过更新交通运输设备促进交通设备升级;通过全力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推动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如今,一条条公路穿行于峻岭山谷中,国省干线公路与星罗棋布的县乡村公路共同编织起海南州交通发展的脉络,进一步通达了各族群众的“回家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