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共和>法治共和>详细内容

擎法治火炬 锻担当铁军 护共和平安——共和县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30 09:40:51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庄严的审判殿堂,法槌起落间明辨曲直,天平之上丈量人间正道;在暗夜追凶的征途,藏蓝身影迎险逆行,用热血浇筑平安长城;在烟火缭绕的街巷,春风细雨化解心结,让怨怼消弭于促膝长谈的晨昏……

回首2024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政法系统把“讲政治、强法治、保安全、护稳定”挺在前,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淬炼过硬纪律作风,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平安”——承载百姓朴素的心愿

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老百姓痛恨厌恶什么,共和政法机关就全力打击什么。

2024年11月,共和县公安局接到李先生报警,称被一名女子以换钱转账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万余元。

刑警大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社交平台联系李先生,以曾在李先生店铺消费过为由添加其微信。王某以微信未绑定银行卡为由向李先生提出换钱请求,并发送一张PS过的身份证照片以获取李先生的信任。

李先生在未仔细核实的情况下,将2万余元转给王某,而王某发来一张伪造的银行转账凭证进行拖延。几天后,李先生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经过办案民警深入调查和取证,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并将其抓获。经审讯,王某不仅对李先生实施诈骗,还以相同手法对马先生、张先生等多人进行诈骗,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随后,王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李先生遭电信诈骗这样的“盗抢骗”等侵财类民生案件,共和县公安局2024年成功破获44起。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传统警务模式下,派出所既要承担接处警、案件侦办等任务,又要落实社区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础工作,存在“职能交叉、精力分散、效能不足”的突出问题。

2025年1月10日,共和县公安局警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中心整合专业处警队和专业办案队,推动派出所回归“主防”职能,实现“专业警种干专业事、基层警力防源头”的治理格局。中心构建“三级响应”处警体系,成立至今,已接警887起,各类一般警情处置时间缩短至8分钟,处置成功率达100%,重复报警率同比明显下降。现场调解67起,受理行政案件21起、办结12起,立刑事案件3起,行政拘留15人,协助抓获在逃人员3人,案件办结率提升25%。

积“小安”成“大安”,共和县政法系统用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平安答卷:化解10起历史遗留草山地界纠纷,维护基层稳定;打造“一厅三区四室七岗”综治中心,2024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07件,实现多平台向一中心转变,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建立分析研判机制,针对高发纠纷类型提出预防对策,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基层治理实效不断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共和篇章。

“幸福”——编织民生冷暖的经纬

共和县辖7镇4乡、99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38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县社会面呈现出矛盾纠纷基数较大、类型较多、调处难度较大、化解力量相对分散、实质化解成效不理想等问题。

面对现状,共和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平安青海建设“两年成效显现”目标,提档升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构建三级解纷体系。

三级解纷体系是县乡两级社会治理中心领导架构延伸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模式。其中,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整合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五大资源力量,安排7家单位常驻、35家单位轮驻、其他单位随叫随驻,快速响应各类诉求。

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抓手,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共和县人民检察院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下功夫、出实招,多措并举推动检察司法救助工作实现质与量的显著提升,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量上升900%,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上升1400%,切实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传递到基层。至今,共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3件,全部实现检察长包案办理,签订息诉罢访承诺书13份,化解率、息诉率均为100%。

秉持“保护性办案、修复性救助,精准化帮教、多元化预防”工作理念,共和县人民检察院从“小切口”入手,在小领域试点,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坚持走出具有共和检察特色的“法润童心”之路。

如今,共和县人民检察院经常以沉浸式普法,达到警示、预防效果最大化,让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更加牢固,用“知心人”“守护者”的法治力量引导孩子们向阳绽放,撑起法治蓝天,护航少年未来。

“法治”——浇筑公平正义的基石

一缕之任,千钧所托。2024年,共和县人民法院掌上立案、家门口解纷,巡回法庭开在田间地头,更多大大小小的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讼,彰显倾力守护公平正义的工作姿态和为民情怀。

在围绕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基础上,共和县人民法院学习借鉴江苏法院执行先进经验,转变工作思维模式,自2023年7月起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推行以“事务集约、繁简分流”的执行运行机制改革,创建“指挥中心+团队”的共和执行工作模式。

在案件增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指挥中心+团队”工作模式实现了办案程序更加简化、案件流转更加顺畅、团队协作更加紧密、监督管理更加科学,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首次执行案件终本率等重点指标位居全省同体量执行案件法院前列。

共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唯一基层联系点,执行改革工作受到省、州、县委政法委和上级法院及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

司法天平的两端,惩罚与救赎的砝码在共和县司法局找到了精妙的平衡。在这片被法治阳光浸润的土地上,社区矫正工作以“四个聚焦”书写了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理论学习与平台应用相融合,当思想之舵校准方向,智慧司法的航船便能在矫正工作的汪洋中劈波斩浪;

联席会议制度如同无形的指挥棒,让公安、民政、人社等十八个部门奏响协同治理的乐章,这张由多部门编织的法治之网,既织就了监管的经纬,更托举起矫正对象重生的希望;

从法治课堂的谆谆教诲到心理沙盘的无声对话,昔日的失足者在“矫行于心,正心塑行”的淬炼中,将法律底线化作不可逾越的雷池;

法治宣传员的红马甲跃动在大街小巷,哨声回响在十字路口,敬老院里的温情服务与河道旁的环保行动,交相辉映。这“5+N”公益模式如同精密的心理调谐器,让每位矫正对象都能在服务社会中校准人生坐标,在人文关怀的春风里重绽生命华彩。

公证服务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民生,在法理与人情的交汇处架起连心桥。为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诉求,共和县公证处以“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好公证事”为标尺,在各基层司法所安装了办证一体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公证法律服务的便捷,将制度创新的种子播撒在民生需求的沃土上。

一组组翔实数据、一桩桩典型案例,背后是共和县政法干警将“人民至上”镌刻进血脉的赤子丹心,不仅记录了政法干警过去一年的奋进足迹,更是共和法治环境不断提升的生动注脚。

岁序更迭间,共和政法铁军以忠诚为墨,在雪域高原书写着守护万家灯火的壮阔长卷,为共和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强保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