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共和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目标落实,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2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00万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478万元,增长25.6%,贡献率达74.1%,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007万元,增长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4%,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喜人。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41.78亩,同比增长1.3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71万亩,同比减少0.08万亩;经济作物16.84万亩,同比减少0.97万亩;青饲料5.23万亩,同比增加2.43万亩。“两减一增”的产业结构变化,显现出农牧民对接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围绕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了饲草料基地、奶牛养殖基地、牛羊育肥基地、良种畜繁育基地建设。各类牲畜产仔68.91万头(只),同期减少0.91万头(只),育活仔畜64.13万头(只),同比少育活仔畜0.11万头(只),成活率为93%,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16.05万头(只),同比少出栏0.14万头(只),出栏率10.4%,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牲畜总增率为40%,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新亮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首破7.5亿大关,新建、续建项目共62项,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1.89倍;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创同比历史最高,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同比增长18.12%;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创新高,完成投资额1.41亿元,占完成总投资额的20.41%,同比增长3.16倍。
三、工业生产创历史最佳。全县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8.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产销率96.6%;实现工业增加值3.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9%;产销率96.5%;实现工业增加值318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工业生产创“十一五”以来最好水平。
四、消费品零售额持稳增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10万元,同比增长14.99%。按行业分组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22867万元,同比增长13.88%;住宿业完成零售额2514万元,同比增长22.33%;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29万元,同比增长20.31%。按销售所在地分,县以上完成零售额16501万元,同比增长17.08%;县以下完成零售额10509万元,同比增长11.85%。
五、“两项”收入增长较快。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481.8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3.40元,增长20.63%。其中: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30.0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10元,增长66.77%;农牧民人均提供其他劳务现金收入达82.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13元,增长1.1倍;畜牧业现金收入达485.9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元,增长0.33%;第三产业现金收入达251.83元,同比增长121.54元,增长93.29%;城镇住户家庭人均总收入达6119.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7%,其中可支配收入5682.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452.47元,增长8.65%。其中:工薪收入达4464.99元,增长8.66%;经营净收入达688.11元,增长6.31%;财产性收入达61.31元,下降14.06%,转移性收入达905.33元,增长1.97%。
六、财政收支提前一月实现“双过半”。全县完成财政收入4300万元,为预算的67.5%,同比增收98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78万元,为预算的69.4%,同比增收1033万元;基金收入完成22万元,为预算的10.5%,同比减收5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687.5万元,为预算的63%。共组织资金33987.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209万元,为预算的70.3%,同比增支206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0767万元,社保经费2414万元,公用经费739万元,上年专项支出2977万元,本年省州专项2673万元,县级专项1639万元。收支提前一月实现“双过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