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采取六项措施全力保障备耕春播生产
入春以来,共和县提前着手,及早谋划,采取六项措施,着力为全县备耕春播工作保驾护航。一是全面抓好农资贮备。2013年全县计划播种农作物44.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2.65万亩,油料作物16.7万亩,蔬菜0.17万亩,其它作物5.2万亩。截止目前,已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储备小麦良种6万公斤,油菜2. 5 万公斤,青稞 4 万公斤,蚕豆 2 万公斤;调运化肥500余吨,群众购买300余吨,积攒农家肥30余万方;农药3吨,地膜1000捆。二是积极开展支农服务。积极组织群众维修管道20千米,清淤渠道13千米,保墒整地1.5万亩,确保了春灌有序,不误农时。加强农机具检修、零配件供应、农机操作指导等服务工作,完成检修各类农机具300余台。目前,全县柴油燃料储备充足,农机保障服务到位,支农措施全面落实。三是灵活发放农贷资金。共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灵活放贷,着力解决农牧民在购置农资、农机、畜禽等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切实保证了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截至目前,信贷部门已发放农贷资金4276万元,其中发放种植业贷款642万元,养殖业贷款2312万元,农机购置、籽种、化肥、农药、地膜等贷款1322万元。四是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先后抽调20名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围绕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农机维修、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扎实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5期,受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000余份,播放农业、农机知识科教片10场次。五是着力强化市场监管。组织农业行政执法、工商执法人员对农资市场化肥、农药、种子等进行了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了农资经营企业是否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生产销售违禁产品,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掺杂掺假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通过联动执法检查,形成了严打重罚的高压态势,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期间,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3家,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发放农资打假资料5000余份。六是着重实施农技推广。在塘格木镇实施万亩青稞、油菜高产创建项目,建立青稞种子生产基地3000亩,全力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油菜综合栽培、病虫草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配方施肥6万亩,在恰卜恰镇、铁盖乡、沙珠玉乡等乡镇建设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2000亩,推广马铃薯双膜双垄栽培技术1000亩,建立小麦良种生产基地2000亩,蚕豆生产基地1000亩。(县农牧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