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一季度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来源:0 发布时间:2013-04-0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共和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农牧区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一季度全县农牧业生产呈良好发展态势。一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内智能温室已完成框架安装作业,218座“CL”体系新型材料和207座“半坑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及框架搭建工程,蛋鸡场已完成主体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购置鸡舍内智能化养鸡设备2台套。同时,在巩固原有6个特色养殖种植辐射区的基础上,选定恰卜恰镇下塔迈村圣雪牧业技术专业合作社和共和县和鑫藏香猪养殖2个专业合作社为新增辐射产业,计划辐射区商品冷水鱼上市2000余吨;带动獭兔养殖60户,出栏商品兔1.76余万只;良种牛羊育肥出栏1万余头只;藏香猪出栏3500余头;园区辐射区计划实现销售收入9965万元。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及春耕春播进展顺利。继续实行“稳粮扩经”举措,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产品向优势产区聚集,确保2013年全县青稞、油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90%以上。认真做好春耕春播工作,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储备小麦原(良)种6万公斤,油菜2.5万公斤、青稞4万公斤、蚕豆2万公斤,调运化肥600余吨,群众购买350余吨,积攒农家肥30余万方,农药3吨,地膜1000卷。目前,恰卜恰、龙羊峡、铁盖、沙珠玉等农业乡镇已播种7.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6.2万亩。三是畜牧业结构调整及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在继续完善壮大4个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深入细致推行“坚持生态畜牧业建设以草产业基地建设为主体、以优良畜种繁育为基础、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和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的三种发展模式,同时,借助国家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项目建设和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为平台,着力在环湖地区和切吉地区新建环湖生态畜牧业牦牛繁育、加什科羊繁育育肥及塔秀村羊育肥三个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巩固和加快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步伐。四是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实施。落实2012年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政策资金11464.4万元,招聘草原管护员366名并完成相关培训,投资5374万元的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审查及招标工作;万亩青稞、高产油菜、千亩马铃薯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地块落实及农资贮备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鼠害防治等项目完成备料、药物购置等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农牧业技能培训全面完成。抽调20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植、养殖、草原管护等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51559人,全面完成“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牧民田间学校三项农牧民培训工程目标任务。六是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全县共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入社率达51.4%,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人均纯收入达到7584元,比全县平均水平增长13.74%,倒淌河镇哈乙亥村、拉乙麻村、江西沟元者村、黑马河乡加隆村等生态畜牧业示范村专业合作社在整合生产资料、拓宽增收渠道、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