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五大重点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共和简讯)
今年以来,共和县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动“四个发展”,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预计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5.2%;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同比增长261%;完成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4779万元,同比下降1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9.18元,同比增长13.2%;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985元,同比增长19.13%。
一是农牧业生产开局良好。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春耕生产和抗灾保畜、接羔育幼工作,不失时机地组织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夺取今年农牧业丰收、农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产各类仔畜63.81万头只,成活60.65万头只,成活率达95%;县农业部门筹措资金100余万元,调运各类良种14.5万公斤、各类化肥500吨、农药3吨、地膜1000卷;组织发放各类农贷资金7000余万元,维修农田灌溉渠道22.5千米,清淤渠道13.5千米,整地保墒1.5万亩;恰卜恰、龙羊峡、铁盖、沙珠玉等乡镇已完成农作物播种6.94万亩,其中小麦4.15万亩、青稞0.73万亩、蚕豆1.124万亩、油菜0.934万亩。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农牧民培训班55期,培训农牧民5330余人(次)。
二是项目工作起步扎实。全面启动实施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九项”活动,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强与省州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和沟通协调,集中精力谋划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共储备各类建设项目321项,总投资达191.4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6项(其中州庆献礼重要项目6项),计划投资16.09亿元;新建项目136项,计划投资31.86亿元;重点争取项目67项,总投资29.93亿元;有望落实项目52项,总投资69.49亿元。目前,各类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复工。
三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认真抓好恰卜恰工业发展区、共和光伏产业园和江苏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园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能提升等工作,切实做好已招商企业的筹建、政策指导、用地保障、劳动用工、电力保障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保持了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截至目前,青海湖药业年产200吨合成麻黄素许可认证、寒雪宝家纺、环通塑业和雪峰乳业扩能改造、中兴建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砖块生产线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季度,预计可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同比增长9.3%;销售产值4.41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17.1%,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城乡建设推进有力。加快恰卜恰城北新区和老城区建设,新城区“三横四纵”道路建设项目、市政管网铺设工程以及政权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已全面复工。老城区东山路、切吉西路、同德路、滨河西路改造和县城污水管网工程已陆续复工,恰卜恰既有建筑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都塘路和倒淌河巷改造、县城集中供热三期、东山路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14国道县城段道路拓宽项目和工业园区一纵三横路网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拆迁动员。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示范村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狠抓群众动员发动、规划编制审定、村社干部培训、项目对接落实等前期工作,目前,10个项目村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一村一策的具体建设方案正在制定中,部分项目村残垣断壁整治、围墙拆除等工作已全面启动。
五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狠抓春季开学师生报到、教育收费、控辍保学以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了全县19所学校的正常开学。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进度,全县18所村级幼儿园建设、县中学和县环湖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县民族中学等校安工程续建项目将于近期全面复工。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高质量举办了春节、元宵节期间的各类文体活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全面开展“三非”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了全县文化市场。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县中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县中医院综合住院楼预计4月底可交付使用,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救灾救济等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了各类补贴。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1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培训进城务工农牧民333人,组织引导农牧区劳动力流动就业5689人次(其中跨省695人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