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不断改善城镇环境卫生面貌
近年来,共和县坚持把打造良好城市人居环境、普及农牧民健康教育以及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作为城镇管理的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动员全县各族群众,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管理、整治城镇环境,使恰卜恰的城镇管理水平、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为镇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漂亮、文明的城镇环境。一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提升城区软硬件设施水平。积极开发建设恰卜恰城北新区,切实加强恰卜恰旧城改造,集中实施道路、桥梁、给排水、河道整治、房地产开发、广场建设、临街建筑立面改造等工程。加强路灯维护管理工作,认真实施镇区路灯设施改扩建项目,积极推行节能灯具的使用,确保了路灯亮化率达95%以上。全面落实城区绿地专人维护制度,及时对县城3491株行道树和3.9万平方米公共绿地等进行修剪、灌溉和涂白,进一步提高了镇区绿化水平;新建水冲式公厕6座、垃圾处理厂1个,放置街道、小区垃圾中转箱180余个,设置镇区街道、庭院垃圾斗110个,县城公厕、小区垃圾中转站以及主要街道果皮箱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配备环卫作业车7辆,日均处理生活垃圾85吨,生活垃圾清运率及无害化处理率均达90 %以上,有效改善了镇区环境卫生。二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不断规范镇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乱设置、乱悬挂、乱张贴、乱涂写等违章行为,切实加强对户外违法广告的清理,严格户外广告审批程序,对沿街门店、霓虹灯、招牌、橱窗、画廓、广告牌(栏)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共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24座,清理不规范广告张贴画195处,拆除陈旧农家院招牌3块,更新大型户外广告牌13处,拆除破损、陈旧门头招牌10块;认真开展“牛皮癣”治理工作,查处整治街道乱贴乱挂商业广告的行为,重点整治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摆摊点等行为,杜绝了流动叫卖、出店经营、无证经营或在非指定时间、地点经营,擅自卖艺、出售迷信品以及在公共场所强卖强买,非法兜售物品、算命、占卦等行为;严肃查处街道两侧店面向人行道、树坑、雨水井、机动车道倾倒污水、乱倒垃圾、堆放杂物、排放油烟等行为。全面完成切吉东路、赛乾路马路市场的取缔工作,共取缔占道经营摊位157家,拆除闲置货架29个,整治店外店121家,拆除违章搭建的遮阳棚38处,清理石块等垃圾物5吨。三是建立健全城区卫生保洁机制,确保镇区环境整洁美观。严格落实县城街道“门前四包”责任制,形成源头化管理机制,切实加强责任制监管,对未落实单位予以新闻曝光和行政处罚。强化街道清扫保洁质量管理,按照清扫面积和实际工作量的大小,“一日两扫全天保洁”的作业方式和“八净十四无”街道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将120名保洁员划分为25个清扫保洁小组,采取“定路段、定人员、定质量”的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每日完成62万平方米街道清扫保洁任务,街道清扫保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规范镇区街道的各类经营摊点(各类促销活动)管理审批制度,监督管理经批准的沿街建筑物建设、维修、装饰活动,按规定收取经营占道费、基建占道费、管道接头费、人行道挖掘恢复押金等。开展城区建筑工地专项治理,对城区所有在建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未达标的责令其停工整顿,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设置实体围挡,书写创卫标语或设置公益广告,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标志,整齐堆放施工工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遮盖易飞散材料,避免施工扬尘污染城市环境。四是扎实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根据《省级卫生县城标准》,全面贯彻落实《海南藏族自治州市容市貌卫生管理条例》,制定了爱国卫生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了由28个部门为成员的县爱卫会,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城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多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健康与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手册》等卫生知识宣传册(单)10万余份,并举办各类健康教育培训班、座谈会30场次。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制度,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0%和85%以上。严格按照省州爱卫办《关于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通知》要求,在各公共场所设置了醒目的禁烟标志,制定专人负责禁烟工作,提高了全民卫生保健意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