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五项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近年来,共和县积极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就业总体规划,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公开、平等的竞争平台和就业机会。
一、加强宣传,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一是结合“高校毕业生服务月(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等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300余份,并通过悬挂横幅、放置展板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和社会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的知晓度。二是每年召开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座谈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在服务期满后为他们推荐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同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传经送宝,引导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创业,正确面对创业,走稳创业之路。
二、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招考政策。五年来,先后有47名高校毕业生被考录为公务员,为全县中小学补充教师24名、乡镇卫生院和其他事业站所工作人员47名。二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基层就业。五年来,全县共有73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渠道实现就业。三是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全县各企业现有的1700余名职工中,有高校毕业生45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26%。四是加大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力度。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提供援助,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就业8名、被企业吸纳32名,安排进社区和企业见习40名。
三、跟踪服务,做好毕业生管理工作。一是为大学生志愿者、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建立档案,实行定期走访、定期汇报、定期总结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动态,切实做好安全健康管理和维护稳定工作。二是依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根据高校毕业生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理论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志愿服务者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提高把握大局、开拓创新的能力。三是组织实施藏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工作,利用江苏对口援建工作机制的有利平台,两年来共组织21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江苏省委党校等地参加能力提升培训。
四、组织见习,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是积极开展见习实践活动,确定百佳、雪峰等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用工数量较大的四家民营企业作为我县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领导小组和专家队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跟踪帮扶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五、依规减免,落实再就业财税政策。一是对从事非国家限制的私营、个体经营等行业的高校毕业生,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经营之日起,凭注有“高校毕业生”字样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免交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会费。二是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同时免去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三是认真落实就业配套资金政策,2013年度财政预算已安排再就业县级配套资金360万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