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强化“六项管理”认真开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近年来,共和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有关会议精神,坚持以构建城乡低收入家庭保障网为着眼点,以规范管理为立足点,以提升服务为切入点,认真开展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积极拓宽救助领域,努力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县已核查的城镇低保对象4822户10530人,占城镇人口的22.8%;核查的农村低保对象3020户7900人,占农牧民人口的9%。
一、强化组织管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及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县事业编制中调剂6名编制,成立了县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下发了《共和县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完善了低收入家庭认定“三级审批制、家庭备案制、档案管理制、明查暗访制、工作人员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有章可循。
二、严格程序管理。坚持“严把五关”,即:严把申请入口关、入口调查关、收入评定关、监督关、审批关。努力做到“七个不批”,即不符合条件的不批,手续不齐全的不批,收入核查不清的不批,群众评议有异议的不批,责任不明确的不批,不按规定程序申报的不批,未经集体研究的不批。做到“三榜公示”,即:对象、标准、金额三公开和申请名单、审核名单、审批名单三公布,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等优亲厚友的不良现象。
三、推行分类管理。按照“应保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标、阳光施保”的原则,根据低收入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等情况,分为ABC三种类型进行管理,通过分类施保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全县不同类别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加强资金管理。为严格低保金使用管理,设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了低保金不被截留、挤占和挪用。建立健全低保金发放制度,严格执行“三对照”原则,认真对照发放名单、保障人数、保障金额,防止了挪用冒领。全面推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从2007年9月份低保金已全部由银行发放,低保户每月15日—20日均能按时足额领取低保金,保证了低保金的安全运行。
五、规范档案管理。对低收入对象的档案实行三级管理,科学分类,做到一户一档,户户有档可查。强化家庭主体授权,家庭成员共同签订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诚信承诺及授权声明,授权并接受、配合核对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从法律层面保障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认真做好数据录入上传工作,实现了低保信息微机联网。
六、实施动态管理。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常补对象每季度审核一次,非常补对象每月审核一次,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人员有进有退、补助水平有升有降”。截止8月底,全县新增城市低保对象153户278人,取消了180户496人低保,350户1421人因家庭收入的变化而调整低保保障标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