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共和县牢固树立“大投入、大水利、大发展”的理念,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突出加强重大综合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等薄弱环节建设,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全县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建立。为充分发挥政府投入水利的主渠道作用,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水利投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积极探索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安排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和新增财力的10%、县级财政“一事一议”专项资金186.07万元,共计602.8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严格水费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将全年征收的131.07万元水费和4.8万元水资源费全额上缴县财政并实行专户管理,用于水利项目应急维修,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和水资源使用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初步建立了财政投入水利增长机制。
二是加强沟通衔接,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为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年初由县级财政安排项目前期经费20万元。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并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衔接力度,委托省、州有关设计单位与县水利局技术人员联合编制完成了23项水利工程的可研、初设及实施方案,其中省水利厅审查通过了8项,州水利局审查通过14项,项目涉及人畜饮水、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防洪工程、草原节水灌溉等工程,做到了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审批一批、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是加快工程进度,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以来,共结转项目16项,新建项目7项,总投资10601.18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5624.74万元。其中投资1744.74万元的恰卜恰镇二建、城北、切吉乡游牧民定居、塘格木镇更尕、曲让两村、倒淌河镇黄科、元者两村等8项人饮工程已全部完工;投资2151万元的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塘格木镇尕当村草灌及塘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投资550万元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已完工;投资4022.44万元的共和县切吉灌区(叉叉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恰卜恰镇恰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2012年度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塘格木镇智德村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投资863万元;投资2114万元的江西沟乡上社村、切吉乡哇合村一、二社、龙羊峡镇多隆沟、龙才、瓦里关三村等7项人饮工程完成投资316万元。
四是强化工程管理,水利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以“项目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从县水利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组建了相应的工程建设管理局做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协调、监督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为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工提供了组织保障;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从县水利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在隐蔽工程等重点部位实行旁站监理,并从受益村选派群众监督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确保了各类水利工程质量。
五是严格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能力逐步增强。县水政执法大队对全县境内各用水户按照每个取水工程核实取水量,按实际为每个用水户重新办理了取水许可证,有效遏制了地下水、地表水的过度开采现象,着力提高了用水效率;积极争取实施了投资138.44万元的共和县恰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有效确保了饮水水源地的安全;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目前完成征收水资源费3.84万元,采砂管理费1.2万元;积极与省水资源处协调开展了共和县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确定设立共和县渠道及管道监控点名录共计20个,为建立国家水资源监控体系和管理系统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六是健全完善制度,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及时修改完善县乡两级防洪抢险救灾和防旱抗旱减灾应急预案,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落实了水库、涝池等重点防洪工程防汛责任;积极筹措资金30万元,对各大灌区险工险段及沙珠玉干海口、阿乙亥机井进行及时维修,完成渠道清淤 36公里 ,渠道维修 20公里 ,检修电灌站7座;实施了总投资550万元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新建了33个气温雨量站点的安装调试和4个气温水位站的混凝土预制、支架预制及设备调试工作,完成了11个乡级预警广播站和70个村级预警广播站的安装;及时调整了由169人组成的8支抢险应急队伍,配套应急抢险车辆10台,短波电台3台,并积极争取应急资金200万元,有效增强了防汛应急处置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