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共和县紧紧围绕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财政保障力度,加快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州执行并巩固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着力构建“基层卫生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导向和机制,严格按照核定的乡镇卫生院人员总编制,围绕“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完成了164名卫生人员的竞聘上岗工作,其中:按岗聘用140名医务人员(包括11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同工同酬19名),全省范围内考聘24名医学专业人员。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壮大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评估。修订了《共和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及《共和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健全了按岗付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严格执行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制度,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的基础上,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将每人每月80元的工作津贴和县财政返还的80%医疗收入中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计发,做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三是着力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通过租用业务用房、调配专业技术人员等措施,启动了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了全县社区卫生全覆盖。
四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投资2250万元的县中医院综合住院和急救楼建设项目已交付使用;积极筹措资金305万元,用于倒淌河、江西沟卫生院和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总投资891万元的13所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项目已有3所交付使用(切吉乡卫生院哇玉分院、塘格木镇卫生院英德尔分院、恰卜恰镇东巴卫生院),其他卫生院项目于今年4月初全部开工;投资 517.4万元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5263座,通过省州配套和招标采购给乡镇配备总价值1342.72万元的医疗设备、13辆救护车,有力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五是加大对口帮扶力度。通过积极协调,已确定江苏省宜兴医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县中医院;解放军536医院对口帮扶倒淌河、黑马河、切吉3所中心卫生院;州人民医院、州藏医院、县中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通过对口帮扶工作,实现了省际、州县、县乡三级优势医疗资源的共享互补,切实加强了基层卫生机构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了人员、技术、管理等医疗资源下基层,提升了全县医疗技术水平。
六是完善财政保障机制。三年来,医疗卫生财政资金共投入2.04亿元,包括省级财政配套资金4740.59万元,州级财政配套资金125.98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56亿元。乡镇卫生院运转经费保障方面,县财政在本级财力范围内,按人均7000元标准核定基层卫生院人头经费,按2.5至3万元标准核定基层卫生院车辆运转经费,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营业收入的80%足额返还,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转,截止目前,预算内已安排经费366.4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76.4万元,车辆经费63.5万元,返还收入126.54万元。村卫生室运转经费保障方面,在保障村卫生室每年3000元经费的基础上,县级财政另行安排15万元用于弥补全县村卫生室工作经费差额。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水平,从县本级财力范围内为乡镇卫生院解决22个后勤人员每人每月1466.5元(含三金)工资支出,切实保障基层卫生院后勤人员“留得下、呆得住”。村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1.1万元,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医在相应基础上再增加1000元;村医养老保险金按照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每个村级卫生室一次性解决药品周转金3000元;依据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按不低于40%的比例将村级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直接拨付给村医,切实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