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0 发布时间:2015-06-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共和县认真贯彻《水污染防治法》,以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为主线,以污染减排和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了水环境质量的持久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责任目标进一步明确。成立了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县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头抓的工作机制。结合部门行业特点,制定印发了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把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与城乡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做到了机构全、措施实、责任清、任务明。

(二)开展宣传教育,全民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将《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结合“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专项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水污染防治知识,先后悬挂宣传横幅256条,展板120块,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8万余份。在全县部分中小校开展了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多次举办了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和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依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学生对水环境的关注度,全民水污染防治意识不断增强。

(三)强化防控措施,企业水污染防治初见成效。通过淘汰高污染和生产工艺设备减排等综合措施,依法关停了共和县三江清真工贸有限公司,对绿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了责令停产停业处理,督促雪峰牦牛乳业5家原污水直排企业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环境污染有了明显改观,全县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选址、环保审批关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关,防止了新污染源产生。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2014年废水中水污染物控制指标控制在了州定目标之内,与2013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由1205.88吨下降到1103.09吨,下降9%;氨氮由157.85吨下降到127.06吨,下降20%

(四)加大投资力度,水污染防治设施得到改善。投资6819.3万元,建成运行了一批水污染处理治理设施,年处理污水总能力396.76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939.39万吨。一是投资3530万的恰卜恰镇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并网运行,使日处理能力从70%提高到98%以上;投资1747.17万元、设计日处理污水0.3万吨的龙羊峡镇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二是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落实资金1542.13万元,在恰卜恰镇区周边3个村(东香卡村、西香卡、西台村)建成了直通城镇污水管网37.025公里,彻底改变了项目村环境。三是开展了恰卜恰河道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出动人员5800余人次,清除河道垃圾620余吨,签订环境卫生承诺书1070份,修建河堤挡墙30.12千米、排污口10处,清除河道淤泥8.2万立方米。在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的同时,为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2015年县级财政安排污水处理运行费365万元,目前已拨付1季度处理费90万元。

(五)加强水源保护,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20109月,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划定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告》,将恰让水库划定为县城饮用水源依法进行保护。及时组织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执法检查,对排查出的黑马河乡部分村社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地污染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依法处理,并在县城饮用水源夏拉库区设置网围栏3976米,界标4个,警示牌3个,从源头上控制了主要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同时,严格控制在水源保护区内项目建设审批,明确了在一级保护区禁止审批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建设项目;在二级保护区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