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多措并举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来源:0 发布时间:2015-06-0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共和县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严格化防控、严肃性执法”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截止目前,已落实生态项目建设资金1.32亿元,三江源二期、龙羊峡良好湖泊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国家重点公益林等16大生态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已成片造林17.43万亩、封山育林10.76万亩,日处理量为0.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同时,在恰卜恰、龙羊峡等4乡镇12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创建生态文明,服务全县经济”的总体目标,抢时间、抓质量,严管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实施,突出“五抓”强化生态项目建设管理。一抓人员分工。为每个项目确定了负责人和具体技术人员,并明确了责任和分工,确保了项目有人负责、有人跟进。二抓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建后管护责任制“六制”管理,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三抓监理职责,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实行全程监理、跟班监理,确保了项目严格按方案实施。四抓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档案资料管理要求,确定专人按照对项目资料跟踪收集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料完整严谨。五抓群众参与。充分调动项目区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确保了生态工程有序推进。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以“围绕主线、突出重点、打造精品”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城镇周边绿化生态造林屏障建设工程,持续提升绿化效果。春季造林期间组织实施了恰卜恰镇老城区、城北新区和龙羊镇绿化美化工作,期间共栽植各类苗木33.8万株,完成造林1.31万亩。同时,在恰卜恰镇次汉素、铁盖乡拖勒台、沙珠玉乡扎布达3个村组织实施了新农村绿化项目,完成道路绿化0.6万米1.8万株,庭院绿化1.2万株, 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

三是严格执法监察。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规定,以组织开展“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执法环境。一是开展环保大检查专项行动。在对全县所有排污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青海湖清真肉业、四方热力、青海雪峰等18家污染较重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切实把整治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期间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份;严格按照县级审批权限审批项目23份,并认真疏理2010年以来的建设项目,规范“三同时”验收材料及程序,提高了对“三同时”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开展饮用水源整治行动。在组织实施恰让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同时,逐个排查饮用水源周边污染源,就排查出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地污染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网围栏全封闭措施,并设置警示牌和界标,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三是开展危废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108家危废单位逐个进行摸排,针对存在全隐患和处置不当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治措施,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治时间,初步解决了危废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是开展环保矛盾纠纷调处行动。充分发挥“12369”投诉热线作用,建立和规范了投诉受理、登记等制度措施,专门安排1名工作人员为专职信访员,具体负责环境投诉接待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环境保护方面信访案件16件,调处15件,调处率95%,群众满意率90%以上。

四是巩固整治成果。全力抓好省州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5项督办问题的整改工作,继续开展恰卜恰周边城乡结合部、环湖地区和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组织人员定期清理垃圾,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坚持“景地联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对青海湖景区私开经营通道、私设景点、乱搭乱建、违章广告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和整治。投资119万元,集中开展了青海湖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行动,修建倒淌河至江西沟公路沿线铁艺村道大门88个、拉设保护围栏2000米;投资65万元,对境内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清理垃圾1500余吨、违设网围栏1200余米、乱建经幡彩旗17处,拆除残垣断壁5000米,新建防护栏6180平方米,整改标志牌3块,种植恢复草坪330亩。同时,通过落实恰卜恰镇环境管理责任网格化管理制度,开展每周定期集中整治行动,形成了责任区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资料及专题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截止目前,参与群众人数超过1万余人,直接参与的学生、群众达0.5万人以上。通过广泛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环保工作氛围,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协作、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为环保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