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青海大地的羌戎印记
8月10日,西海都市报刊发《牧羊人在青海湖畔发现千年岩画》报道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持续报道。随后,记者采访了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索南多杰,从事多年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他认为,这一处岩画再次证明了青海古羌戎文化,是镌刻在青海大地上的羌戎印记。
索南多杰告诉记者,他在基层考察中曾听说过加隆村的这处岩画,也和同事一同前去考察过,最让他为之惊叹的是岩石上残存的那头野牦牛图案。这头巨型的野牦牛线条优美,体型硕大,高高耸起的肩胛骨显示着它的高傲与不可侵犯,而从那健壮的四肢,已然看到血脉在那一刻全然扩张。从这个图案推断,这一带曾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家园,这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索南多杰认为这一处岩画的发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黑马河乡然去乎(藏语,意为弯曲沟)村以东约15公里的湖里木沟口两岸的半山坡上,周围水草丰美,地势平坦,是游牧人居住和放牧的好地方。这里有大量适于磨光作画的黑色变质岩,自然成了古羌人绘画创作的理想园地。目前发现的岩画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以动物为大宗,有野牦牛、狼、绵羊、鹿、狗、太阳及人物等。学者在这里还发现了两个简单的古藏文,真是匪夷所思。许多岩画由于年代久远,自然侵蚀严重,无法辨认。其特点大都是散刻在大小不一的磨光石上,全部是单体的画面。
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以西约1公里的日岗山顶还有岩画遗存,索南多杰认为这一处岩画与加隆村岩画也有着某种联系。
“切吉,藏语意为法主。这里的岩画共有两处,一处在东科村,另一处在切吉乡政府西北方向的阿龙鲜山顶上。这两处岩画均位于景色优美,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山顶,周围牧草丛生。据一些学者推断,这两处岩画都是用铁制工具敲凿而成。内容为野牦牛、绵羊、马、鹿、狼和狗。其中,一幅画面突出表现了马背上的骑士。”索南多杰说。
在索南多杰看来,这些岩画是古代活跃在共和盆地一带的“羌戎”先祖用智慧和汗水创作出来的经典作品,为全面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佐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