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共和县体育产业发展呈现五大亮点
“十二五”以来,共和县结合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不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市场产业化体系,体育产业发展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产业基础日臻完善。通过各级财政、对口援建和民间社会资本等多种途径投入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先后投资2.41亿元,建成了共和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标准化民族射箭馆、大型综合体育场、“雪碳工程”标准化灯光球场、德吉塘赛马场及78个室外民族传统射箭场和2个室内简易射箭场。截至目前,全县校园外体育场地面积达31.65万平方米,有力保证了体育产业化的基础要求。
二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积极争取省体育局的政策支持,全力扶持、鼓励体育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经营各种体育赛事及体育产品,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县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89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6%。共有体育产业经营单位67家,其中,体育经营场地12家,体育器材经销店11家,民族传统弓箭服务单位14家,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企业23家,其他7家。
三是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在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过程中,共和县高度重视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联盟的发展。截至目前,在县体育总会属下共有36个体育单项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其中,民族传统射箭协会和俱乐部12个,健身锅庄舞协会6个,赛马协会7个,足球协会和足球俱乐部3个,篮球协会和户外运动协会各2个,棒球、乒乓球、健身舞、汽摩运动协会各1个。
四是赛事品牌各具特色。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影响和带动下,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和传统节庆,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品牌赛事活动,进一步带动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先后成功举办高原汽车摩托车沙漠越野拉力赛,“圣湖杯”赛马节,“赛钦杯”、“青海湖杯”等篮球赛事,同时,通过政府或社区组织每年举办2至4次民族传统射箭大赛,在整个藏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民族传统射箭活动的运作方式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五是产业效益增长迅速。以环青海湖和龙羊湖地区为重点区域,打造了以体育休闲旅游和体育健身旅游为主的体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实现产值4450万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了翻两番。通过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赛马射箭、健身郭庄等地方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在让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实现就业的同时,也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实现了增收致富。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