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上半年项目和投资工作情况分析
今年来,共和县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增投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一、2016年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截止5月底,我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2%。其中,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2.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97%。
(二)1-6月份重点项目开复工情况。我县2016年续建和新建计划开工项目共103项,其中续建36项,新建67项。截止6月底,已开工建设81项,开工率78.6%;其中续建项目已复工35项,复工率97.2%;新建项目已开工46项,开工率68.7%;州定重点项目29项,已开工17项,开工率为58.6%;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项,目前已开工建设3项,开工率30%。
(三)专项建设基金项目进展情况。2015年以来陆续下达我县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项,总投资19.08亿元,下达专项建设基金2.84亿元。目前,共和县龙羊峡景区及周边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共和县高原温泉养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和县哇玉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四)PPP项目工作进展。目前,我县纳入省财政PPP项目库的项目有3项,总投资2.68亿元,分别为环青海湖南岸环卫设施建设运营项目,共和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和倒淌河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拟采取PPP模式实施恰卜恰老城区拉泽塘路、贵南东路改扩建等15条道路及附属设施项目,总长34.33公路,估算投资3.57亿元,已通过可研审查。拟采取PPP模式实施恰卜恰镇体育场环路道路工程,总长2694米,建设停车场、游步道、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拟采取PPP模式实施的专项建设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恰卜恰镇城北新区集中供热工程、共和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82亿元,已安排专项建设基金2600万元,企业贷款或融资1.56亿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用地难。近两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紧缩,个别项目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征地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办理项目用地报批手续,造成项目落地难、推进慢。
(二)投资对光伏项目依赖度过高。1-5月份光伏发电项目完成投资49.4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3.94%。因报表制度改革,绝大多数光伏企业的隶属关系属中央和省,所产生的投资进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无法纳入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今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同时,由于大多数光伏建设已接近尾声,剩余投资额度小,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将不断放缓。
(三)政府投资项目入库不及时。由于部分项目单位对统计入库工作不够重视,虽然项目已开工建设,但没有及时到统计部门办理入库,造成固定资产无法统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面落实县级领导联点项目责任制,加强督促、协调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全县103项建设项目调度。对未开工项目,认真梳理未开工原因,制定工作方案,实行挂牌销号管理,着力破解项目前期,征地拆迁等重难点问题,确保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对已下达的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抓紧时间开展前期工作,争取7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对已开工项目,强化措施,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2016年新下达的建设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确保8月底前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二)加快推进PPP项目。对已确定的恰卜恰镇老城区拟建道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恰卜恰镇体育场环路道路工程和已列入省财政PPP项目库的环青海湖南岸环卫设施建设运营项目、共和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倒淌河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抓紧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资来源、优化投资结构,千方百计保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积极运用市场的方法,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资,解决好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三)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沟通衔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资金落实、征地拆迁等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尽快动工。帮助企业和施工单位解决好水、电、路、用工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作用,统筹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加大土地招拍挂力度,开辟城市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融资新渠道。
(四)做好统计入库工作。督促各项目建设单位做好与统计部门的沟通衔接工作,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统计入库,做到应统尽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