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文明和谐小康新共和——“十二五”时期共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十二五”,共和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里,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共和全力“赶考”,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这五年,是共和县综合实力新提升的五年;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是生态建设成效凸显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2015年,共和县生产总值达60.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9倍,年均增长18.3%。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192.8元、9325元;是“十一五”末的1.93倍、1.95倍;年均增长14.02%、14.26%。“十二五”时期,共和县主要经济指标提前实现翻番,超额完成县十四次党代会既定的目标任务。
2012年、2014年、2015年共和县先后荣膺省对县绩效考核“优秀县”殊荣。“坚持富民强县,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稳中求进、创特提质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新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和发展质量更趋向好的新局面。”10月17日,州委常委、共和县委书记陈鸿林在中国共产党共和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语气坚定,铿锵有力。这五年,共和突出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大力推进“两湖”、“两滩”生态保护建设,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实施。
——5.87亿元生态保护补偿奖金惠及7.8万牧民群众。
——农村连片整治、“家园美化”行动扎实推进,农牧区环卫设施日趋配套完善,重点区域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环境执法监察,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打有效遏制。
五年来,共和县秉承“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显现。
这五年,共和突出共享共建,促进了人民生活新改善。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投资1.75亿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异地扶贫搬迁、连片开发扶贫等项目,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
——累计新增就业3148人、农牧区劳动力流动就业16.97万人次。
——累计投资16.4亿元,实施城乡保障性住房37657套(户)。
——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低保、救灾救济、住房保障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五年来,共和县坚持民生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财政总支出的75%左右投入民生领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提升。
这五年,共和县突出固本强基,形成了从严治党新常态。
——强化思想建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切实提升。
——全力推动“三基”工作,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全面加强。
——深化作风建设,持续纠正“四风”,党风政风得到明显好转。
——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全力推进“三转”,认真贯彻“八项规定”,加大正风肃纪和纪律审查力度,推进从严治党县基层延伸,形成了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常态。
五年来,共和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聚精会神搞党建,促进了执政能力的新提升。
这五年,共和县突出团结进步,开创了和谐稳定新局面。
坚持依法治县,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了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成绩属于过去,新的篇章已经打开。“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四个全面’、‘是个扎扎实实’和省委‘131’、州委‘1234’要求,坚持‘五大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融入为关键,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打赢扶贫攻坚站位目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全面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率先建成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和三江源绿色产业聚集产业发展桥头堡,奋力建成绿色文明和谐小康新共和。”陈鸿林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相信,共和一定能够谱写新的辉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