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扎实推进2016年高原美丽乡村和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

来源:0 发布时间:2016-12-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共和县确定建设高原美丽乡村8个,分别是恰卜恰镇索吉亥村、塘格木镇智德村、铁盖乡吾雷村、江西沟乡大仓村、石乃亥乡鲁色村、廿地乡廿地村、切吉乡祁加村、沙珠玉乡珠玉村。8个村规划建设项目涉及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结对共建“六大重点”,计划投资1.11亿元,目前共落实资金1.87亿元(不含群众自筹),是年计划投资的168%,目前实际完成投资1.69亿元,完成落实资金的90.53%。农牧民危旧房改造下达补助资金6972.5万元,共到位6972.5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项目共涉及11个乡镇99个村549户二线合一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和2240户一般农牧户危旧房改造,目前已开工2789户,竣工2789户,开工率、竣工率均为100%。一年来,我县主要通过七个方面,扎实推进2016年高原美丽乡村和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机制。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各联点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县直各部门、8个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规划审定和项目落实组、资金协调整合组及督促检查考核组四个内设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并建立了县级领导联村制度,16名县级领导联8个高原美丽乡村,定期和不定期深入联点村督促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共建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8个乡镇和村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详实制定实施方案,做到人员、措施、责任三到位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过程中,年初县、乡、村三级领导小组早安排、早动员、早部署,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对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建设内容进行宣传动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打牢群众工作基础。同时,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提前开展购买建工建材、平整场地、投工投劳等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征地拆迁、住房建设、院墙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引导和带动群众主动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了建设新村庄、创造新生活的浓厚氛围。

三是科学编制规划,加大建设力度。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8个项目实施村,在对村庄自然环境、村落布局、住房现状、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全面准确掌握项目实施村各项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文化、村情民俗等因素,科学编制完成了有特色、有层次、有风貌、能落地且能满足群众意愿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做到用规划指导村庄建设,确保工作顺利启动、有序推进。从解决农牧民要求最迫切、心里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统筹使用项目资金,从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向项目村集聚,全力支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了项目村基础设施和危旧房屋改造、围墙大门改造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完成村庄道路拓宽及硬化13.9公里、砂石路13公里、高标准铁艺围栏5.4公里、村庄照明219盏、电网改造341户、防洪坝1.4公里、给水管道6公里、机井10座;改造村庄大门1处,配备健身器材7套、办公设备3套,维修村级幼儿园75平方米,建立电商平台1处、商业服务点2处,建设射箭场、篮球场及文化广场4060平方米,村级公共用房910平方米、卫生室62平方米,宣传栏8个。 

四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幸福指数。结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牧区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全面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集中治理了各示范村垃圾成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污水乱排等现象,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把改善农牧民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共建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认真实施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提升。累计补助村民建房2885.1万元,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共计1106户,其中危旧房改造959户,易地扶贫搬迁147户。改造围墙及大门2031户。

五是发挥共建合力,加快产业发展。2016年全县共安排63个单位与8个建设村结对,其中省级单位4个,州级单位19个,县级单位40个。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乡镇通过召开建设项目对接会、主动上门对接等方式,积极与共建单位、各行业部门衔接,省州县各联点帮扶单位积极整合各类建设项目帮扶资金457.7万元,实施了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劳动技能培训等项目,衔接落实产业发展资金1067.94万元,种植特色燕麦3600亩、青稞1万亩、开展劳动技能培训90人次、扶持农(牧)家乐8户、实施林下经济养鸡场项目1个。各建设村规模经营种养户及二、三产业创业户数占总户数的27%,创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33%。

六是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村落保护。各建设村结合全州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州活动,主动举办以和谐、吉祥、喜庆、团结为主题的赛马、拔河、射箭、藏棋、拉巴牛、抱沙袋、“拉伊”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共舞和谐的良好精神面貌。同时,严格按照省、州要求,采取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实施,在保护好传统村落历史遗存、风貌、自然环境、山水风景、民居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大力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保存了传统村落的原有肌理,促进了全县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七是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各高原美丽乡村所在乡镇进一步加大阵地建设力度,新建和维修了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广场,服务中心分别设置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科技培训室、卫生室等,并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柜、条桌、报刊架等设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省州县各牵头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把项目村建设作为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常性地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出谋划策,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并积极参与“星级文明户”、“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推进乡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凝聚了党心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