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一定四通”窗口服务先锋
为更好地服务全县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人社系统的职能作用,共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一定四通”窗口服务先锋,创新服务方式,推行阳光政务,以先锋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地服务。
定目标职责,服务群众责任更加刚性。从服务队伍、服务机制、服务保障、服务业绩、群众评价等五个方面制定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标准,为服务群众提供基本遵循。从局机关各办公室、各局属单位到乡镇、社区经办干部,分别根据岗位职能量化工作职责,规范建立服务群众的标准流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工作规范,有效避免了服务群众掉链子、踢皮球。截止目前,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共计办理业务23709件,受理咨询3011人次,办结率达到98%。
民情直通,服务群众方向更加明确。依托行政服务大厅,搭建集窗口受理、电话热线、收集短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党员干部定期下访、公开接访制度,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民情收集网络。定期研判民情,对民情数据库进行分类别梳理、分条块交办;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和社会热点,对不稳定因素或突发性事件隐患进行定期排查或不定期抽查,对引发突发性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确保民情直通,及时妥善地处理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了正常的办公秩序。
服务直通,服务群众方式更加亲切。从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基层入手,切实加强三项工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强化就业惠民工程。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免费为城镇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就业技能培训、社保补贴为一体的“一站式”创业就业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倍增。截止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新(续)聘公益性岗位491个,发放岗位补贴249万元,兑现社保补贴188万元;组织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1006人;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976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71亿元。强化社保安民工程。以应保尽保为目标,创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经办模式,依托统一规范的金保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一卡通”信息平台搭建和人员培训、网络布置、设备配备、网络切换工作,实现统一管理部门、筹资标准、州级统筹、基本政策和信息系统的“五统一”管理。同时,优化服务流程,社保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社保经办服务示范窗口。强化执法护民工程。制定农民工工资清欠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案件协查和联合执法制度及《共和县清欠农民工工资联动部门职责》,联合住建、交通、水利、公安、司法等部门,按照“有报必接、有案必查,及时介入、依法处置”原则,通力共抓共管,有效遏制了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截止目前,共督促签订劳动合同907份,签订率为91.3%,受理投诉案件24起,涉及农民工1001人,清欠1397.43万元,受理咨询300余人次,结案率为93%。
问责直通,服务群众行动更加自觉。坚持“动真格、用重拳、促转变”,严肃整治效能低下、执行不力等行为,促进党员干部变压力为动力。推行领导带班巡查制度,由局长、副局长及各局属单位负责人轮流带班巡查,不定时对工作人员在工作纪律、文明服务、内务管理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协调,督促问题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及时或效果不佳的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内通报。并组织群众满意度评价,对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责成单位负责人对责任人员进行谈话提醒。
评优直通,服务群众效果更加实在。工作人员认真对照“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标准和内容,认真查找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整改,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扣;在各服务单位组织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创建活动,鼓励经办窗口争创优质服务窗口、窗口服务人员争做优秀服务标兵,不断增强在窗口单位服务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2016-2017年共评选出优秀服务窗口4个,优质服务标兵4名,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