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海南州人民政府
智能机器人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共和快报>详细内容

共和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来源:0 发布时间:2018-11-1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共和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共和县继续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健全,综合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恰卜恰镇区日常保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向第三方购买环卫服务,按照“一日两扫、全天保洁”的作业模式,对恰卜恰镇区40余条主次街道进行全面清扫保洁,确保城区清扫保洁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垃圾约3200吨,处理、填埋建筑垃圾1000余吨;对一、二期垃圾填埋场垃圾进行一车一埋,覆盖营养土10公分,进行无害化处理;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规范建筑工地围挡,并及时制止了施工现场高空抛撒垃圾,以及渣土乱倒、建筑垃圾乱堆等行为。投资130余万元新铺设恰卜恰镇区街心花园排污管道、民族团结进步墙人行道砖,对镇区35482.5平方米塌陷人行道路面进行了修复,对主街道破损路沿石进行更换,并对道路塌陷部分进行修复;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结合“厕所革命”工作,新建、改建城乡公共卫生厕所33,目前已建成28座。

二是扎实开展城镇市容市貌整治。针对恰卜恰镇区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死角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集中整治,促进镇区环卫水平迈上新台阶。累计整治店外店经营摊点78家,清理整治环城东路广告牌18块、店外乱摆乱放30家、次汗素桥废品收购站2处,环城西路木材、石料厂3处,洗车作坊门外违规摆放24家;取消百家商贸城门前3家临时摊点,规范整治香巴拉广场前乱停乱摆的水果摊、玩具摊、小吃摊20家。加大重点街道违法占道经营治理,共清理整顿经营门店719户,处罚违规占道经营户120余户,清理长期占道大理石板、木材、钢筋等536吨。集中开展小广告清理,大力治理城市牛皮癣,清理各类小广告2500余份,处罚相关人员5人。规范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登记镇区大型户外广告牌63个,拆除不合格广告牌23个。

三是强力推进重点领域环境卫生治理。投资5575万元,在11个乡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配备户内垃圾桶6597个、户外垃圾桶828个、封闭式垃圾斗144个、摆臂式垃圾斗284个、摆臂式垃圾收集车25辆、压缩式垃圾车2辆、保洁服及保洁工具281套,设立简易垃圾填埋场2处、项目标识牌28个。投资3019万元,根据《青海湖南岸地区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达沃斯公司对环湖南岸地区村庄、道路沿线、祭海点等区域进行专业化保洁作业,及时处理各类生活垃圾,配套完善环卫设施。截至目前,环湖地区国省道交通沿线共出动车辆320台次,清理垃圾3840吨。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奖补资金148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将日月山至龙羊峡、龙羊峡至恰卜恰公路沿线、倒淌河至恰卜恰和恰卜恰至大水桥沿线环境卫生维护工作承包给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方,采取费用包干、责任包干和区域包干的形式,定期清理维护公路周边沿线环境卫生,逐步实现国省道交通沿线卫生整治由“无序”向“规范”的转变。                                                                                                                                                                                                                                                                      

四是完善农牧区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根据省州农村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统一安排,及时制定《共和县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共和县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指导意见》《2018年共和县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人,推动工作开展。各乡镇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成立了镇、责任区、村(社区)三级整治工作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将突击整治变为日常工作,分片区安排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龙羊峡等乡镇对镇区内各企业、经营商户全部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专业环卫保洁队伍,配备专业清扫工具,对镇区街道一日一扫,垃圾一日一清,做到街道、路面全天整治,生活垃圾按时清运处理,彻底杜绝了卫生死角,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