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十年】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教育卫生事业速写
2010年8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工作正式启动。相隔千里的两个教育卫生部门之间纷纷结对帮扶,10年时间,两地老师和医生用智慧和汗水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奋斗,为海南州教育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育“扶智帮带”强后劲
2016年4月11日,时任海南州第一民族高中校长久麦加带领相关领导到江苏师大附中看望跟岗学习老师,向苏大附中送去了锦旗,感谢给予的帮扶。
2019年7月,第四批江苏援青支教团队5名老师来到海南州高级中学,进行首次组团式支教,这批学生也是他们任教期间的第一批高三毕业生。支教团队充分利用江苏资源和本校师资力量,编写适合当地学情的系列化的导学案,全部编写完成后将无偿捐献给海南州教育局,用于全州所有高中共享。
10年来,江苏累计选派37批380多名特级、高级教师走进海南,有针对性地组团开展援教工作。
对口帮扶10年,海南州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好。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成使用,是共和县基础设施最完善、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尤其是极大地满足了城北新区居民及周边农牧民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消除全县“超大班额”问题,有效推动共和县教育均衡发展。
10年来,海南州与江苏结对学校之间紧密配合,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平台,不断探索新路子、强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通过帮扶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及思想碰撞,江苏省和海南州职业学校达成了资源共享,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
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实践基地相继在海南州挂牌。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等9所江苏本科高校安排定向海南州招生计划,进一步提升了海南州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送优质医疗资源到最需要的地方
2018年3月,受江苏省委组织部指派,张洁来兴海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支边工作。张洁的到来,给兴海县人民医院带出了一支“永远不走的高原医疗队”。如今,实施的3项新型手术开创了兴海卫生事业的先例,妇产科、普外科等领域开展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兴海县医疗卫生领域技术和空白。
10年来,兴海县先后与江苏省邳州市、新沂市、徐州市、苏州市、睢宁县及吴江区等地医疗机构建立了帮扶机制,签订帮扶协议,落实帮扶资。
积极探索符合兴海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思路,目前全县柔性引进专业人才达110余名,长期引进业务副院长2名。
10年来,江苏省各医疗帮扶单位采取“传、帮、带”等方式,使我州各级医院的医务受训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成为激发海南州医疗卫生人才整体实力的一池春水。
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江苏援青前方指挥部联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青海省海南州卫生健康委,实施精准健康扶贫战略,聚焦高原发病率高、对家庭影响大的疾病,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救治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依托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开展了“心佑工程”公益活动。自2017年以来,共有54名先心病患儿获得免费手术救助且全部康复。
10年来,江苏援青医生累计为海南州群众完成手术1000余例、门诊6000余人次,开展学术讲座近百场,建立规范标准17项,引进新技术17项,师带徒23名,有效促进了海南州医院诊疗规范化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江苏名医进海南”活动共协调27批230多名江苏医疗专家赴海南开展义诊、学术讲座、临床带教、手术演示等活动。特别是2016年以来,援青人才陈耀华医生为当地患者完成眼科手术670多人次,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536例,在当地形成“江苏眼科品牌”。
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然而,在江苏省各地区教育医疗部门结对帮扶海南州下,海南的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