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四措并举”抓实乡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近年来,共和县紧紧围绕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乡镇领导班子队伍,狠抓选配任用、教育培训、关心激励、监督约束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抓选配任用,着力优化乡镇领导班子队伍结构。坚持把选优配强党政“一把手”作为加强领导班子的关键来抓,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驾驭全局能力强、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综合考虑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和有效融合,最大释放推动发展的能量。近年来,配备2名35岁以下乡镇党委书记,11名乡镇党委书记中7名有乡镇长经历,11个乡镇班子成员经历、性格特长等能够有效推动乡镇各项事业发展,班子运行较好。同时,牢固树立面向基层一线、实绩担当的选任导向,大力培养经多岗位锻炼、具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和全局统筹能力的表现优秀的干部,注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经济发展,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中识别干部。近年来,选拔任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征地拆迁等工作中担当作为、表现优秀的干部29名,将50余名各领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列为优秀储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为2021年换届打好基础。
抓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乡镇领导班子队伍素质。坚持以增强本领为出发点,激发干部队伍潜力,把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作为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不断提升班子成员能力素质。一是突出教育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利用各级党校、省内外培训机构、援青省市等优质培训资源,把“学习强国”“青海党建”“海南党旗红”等平台作为有效辅助,组织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6年换届以来,实现11个乡镇班子成员参训全覆盖。构建起日常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按需施训与分类施教相结合、监督考核和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实践锻炼,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作为主战场,让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干事创业,截至目前先后共选派38名领导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或从事征地拆迁工作,让他们在基层实践和重要岗位中明使命、转作风、强担当。同时,依托援建平台,实施《共和县关于赴江苏开展1+N干部挂职培养计划》,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开展乡镇领导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自2016年换届以来,共选派15名乡镇班子成员到对口援建地区挂职锻炼。
抓关心激励,不断增强乡镇领导班子队伍活力。根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建立允许试错、宽容失误、容错免责的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乡镇干部撑腰鼓劲,对2名处分期满、表现优秀的乡镇领导干部晋升职级,最大限度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下大力气改善乡镇机关基本生活条件,全面完成“八有工程”项目,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年度体检等制度,丰富文体生活,关注乡镇干部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合理诉求,保障合法权益,引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自2016年换届以来,先后将5名因身体和家庭存在困难且在乡镇工作多年的班子成员调整至县直部门工作。同时,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地域边远、条件较为艰苦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激励他们安心工作、主动作为。
抓监督约束,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队伍管理。坚持把监督管理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激励引导乡镇领导干部勇于干事创业、敢于担当作为。一是强化政治监督。把领导班子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执行党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述责述廉、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乡镇领导干部实行任前谈话、诫勉等,做到事前监督;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通过开展乡镇领导班子届中考核等,做到事中监管;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做到乡镇正职“凡离必审”,有效约束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经济责任行为。二是强化考核监管。制定下发《共和县乡镇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的通知》,规范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科学利用考核结果,将其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积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县委主要领导、组织部长与乡镇党政正职“一对一”“多对一”进行谈话,既交任务、压担子,又进行廉政警示,使其知敬畏、明底线、守纪律、讲规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