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召开对口援建十周年茶叙会
9月16日,在对口援建共和县十周年之际,县四大班子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家的各副县级领导、第四批援建干部与常州市党政代表团,在县会议中心举行对口援建共和县十周年茶叙会,共同话友谊、叙发展,表达对党中央关心民族地区发展和援建方倾情相助的感谢之情。
会上,第三批援建干部做了交流发言,州政协副主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华旦汇报了10年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州委常委、县委书记陈鸿林致辞,常州市党政代表团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士福讲话。
华旦指出,对口支援十年来,商务部和常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支撑、人才支援,不断加强援受双方互动交流,倾力援助共和基础设施建设,倾心帮助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援建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十年间,共派出援青干部4批40余人,累计投入援助资金4.73亿元,落实援建项目45个,20名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到共和支教支医。双方互访交流60余次700余人次,签订友好协议18个,接受援助捐赠605万元。十年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共和的发展,离不开援建方的关心支持,凝结着常州市人民的无私援助和援青干部的辛勤奉献。将始终满怀感恩之心,继续发挥“五个特别”的高原精神,推进援建工作升级加力,巩固拓展对口支援工作成果,为共和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陈鸿林指出,自对口援建工作开展以来,常州市以将政治、顾全局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担负起对口支援的重大使命,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为共和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援建干部克服高寒缺氧、饮食差异、语言不畅等诸多困难,把共和作为第二故乡,和各族群众打成一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常州市继续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援建干部继续发挥工作思路宽、政策水平高、知识面广等优势,为共和发展再添强大助力。
戴士福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江苏、青海两省部署要求,重点做好民生改善、产业帮扶、建设质量、智力援助、自身建设五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把改善共和县各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作为援青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发挥共和特色农牧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鼓励常州企业家到共和投资创业,开展产业合作,实现两地互惠互赢。进一步加大智力支援力度,充分发挥常州教育资源优势,突出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助。进一步完善两地干部、人才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灵活便捷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激发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援受方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常州援青干部要把共和当作第二故乡,珍惜机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锤炼意志品质,增长本领和才干,树立常州援青干部人才的良好形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